语文基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集合15篇

本文已影响 3.55W人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通过练说、讨论、角色体验、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带来的愉悦,体会交际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与所讲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请教”

1、师:同学们,今年寒假我准备去扬州旅游,我女儿让我回来时给她带点礼物。老师是大人,对小孩感兴趣的东西没有你们了解,现在想请教大家:我带件什么礼物比较合适?

2、学生为老师解答疑惑。

3、师:非常感谢大家!你们说的我都记住了,看来,请教他人的好处大着呢!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同学们也一定会像老师这样,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就得像老师这样,学会向他人请教。(板书课题:请教)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举一也

1、师: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很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2、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着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他没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富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3、师:同学们,录象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

用语礼貌 表示诚意 找准时机

5、师:同学们,看来平时在请教别人方面都挺在行的。下面教师和你们来个现场表演,看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课件出示:陈小莉家里近来发现了蟑螂,她不知道该怎样消灭它们,就去请教教科学的魏老师。

师:现在,我就是魏老师,你们就是陈小莉,快把你的问题向我请教吧,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6、师生表演“向魏老师请教”的片段。

7、同学们,看了燕莉莉向魏老师请教的经过,你们觉得在请教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吗?

8、生交流后,老师相机板书。

说清问题 注意场合

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反三之一也

1、师:看来请教别人还真是一门学问!生活中、学习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数学题不会做,心爱的飞机模型装不起来了,经常忘记带东西,邻居小朋友借东西不还……

课件出示:

(1)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我向班里记性特别好的小林同学请教怎样才能不丢三落四。

(2)邻居家的小朋友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一直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我准备向班里的“智多星”李小奇请教。

2、师: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四、联系实际,实践“请教”——反三之二也

1、师: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就应该主动去向别人请教。下面就请大家把你自己遇到的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向你的好朋友们请教,看看他们能不能帮你解决?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沟通、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寻求解决(如还未解决,可课后向他人请教)。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反三之三也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向人请教的方法和注意点,还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真是收获不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别忘了请教别人;同时,更别忘了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师:在今天这节课上如果你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回家后,可以向家长或邻居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专业人士请教,相信你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的。【2】口语交际:请教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努力,学会有礼貌、有条理地请教问题。

2、学会大方真诚地对待别人,培养谦虚,诚恳的品质。

3、发展学生认真倾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练习大方有礼,条理清楚地请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会向人请教。

课前准备:

生想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不懂,有必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到时候在活动时提出来。

师:交际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话题。

1、讲有关请教的故事。

2、学生评议故事中请教的人与回答者。

(板书课题:请教)。

二、联系生活,明白如何“请教”

1、播放视频一:课间,教室里,学生赵友兰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目,她大声地对班长郭巧玲说:“喂!郭巧玲,这道题怎么做啊?” 班长郭巧玲抬头看了赵友兰一眼,没有理她继续埋头做题。

2、同学们,视频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学生谈谈视频中那位同学在请教时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师板书:注意礼貌时间(地点)合适

4、假如你是赵友兰同学,她应怎样向班长请教呢?(师生互演)

生:她用了很多方法还是没有想出来,于是向班长请教:“你好!班长。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可以帮我吗?”

师:说得不错,很有礼貌。

生:班长笑着说:“可以。我们来一起解决这道题。”

生:赵友兰说:“我用了这几种方法都解不出来,你看… …”

生:班长想了一会儿,笑着告诉了解决办法。

生:赵友兰高兴的说:“你真了不起,谢谢你!”

师:你说的话很清楚、很有礼貌,演得也很像,好像这两个人就在我面前。很好!

生:我觉得他说的话很符合学生的口气,很注意礼貌用语。

师:请教别人在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场合该怎样。我想每个同学都有向他人请教的经历。但是大家可别以为请教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不信你瞧:

6、播放视频二:华运昌和赵东杰在一起春游,华运昌忘记带本了,就和赵东杰同学请教。

7、学生根据刚才老师的表演进行互动,亲自实践“请教”。

三、指导请教方法。

1、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请教才能做到最好?

2、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请教方法:

注意礼貌语言清楚认真倾听诚恳道谢

四、结合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再练习如何“请教”别人。

1、学生分组进行沟通、请教,老师巡视,有重点地记下小组中学生提出的未能解决的问题。

2、请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向全班同学请教。让他们明白,有些科学性的、专业性的问题还得请教专业人士。

五、总结延伸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请教

礼貌大方 语言清楚 认真倾听 诚恳道谢

教学反思:

课本上设计的2个情境都是生活中会出现的,口语交际就是要提供背景,让学生在环境背景下进行对话。我先让孩子们说说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孩子们也能说出来:①有礼貌。②把问题说清楚。然后我让孩子们同桌进行请教训练并进行了表演。孩子们理论上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出现了两种问题:一是没有礼貌,二是没有把问题说清楚。所以,我想:口语交际的内容还是要创设情境,在情境背景下让孩子们多练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学生的礼貌等行为习惯养成还要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才能把礼貌变成一种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练习写人物对话。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 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朗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彩色粉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认识我吗?我虽然不认识大家,但是我知道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好,好在哪里呢?(出示课件)

我的课堂上,大家能做到吗?希望同学们能说话算话,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板书:说话算话 诚实守信)。怎样才能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 我不能失信(板书)。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疑问,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拉近师生的心里距离,创设兴趣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提示自由朗读要求)。

1. 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

①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② 找出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或词语

③ 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检查自读情况

①提问:课文有几自然段?

②抽读第一段和第十段课文,检查读“正确流利”的要求

③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

在轻松民主的环境中,读文识字,体现略读课文识字特点。

三、默读课文,体会主题

默读课文,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早晨,庆龄( )和爸爸妈妈去伯伯家,出门前想起答应小珍( )的事情,爸爸妈妈多次建议,但庆龄还是决定留在家里( )小珍。庆龄觉得,一个人在家很( ),但她不( ),因为她没有(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 )。(时间 人物 事情经过 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故事的`写作脉络。

四、学写对话,训练能力

过渡:为了突出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课文用了不少的对话,你知道有哪

些对话吗?浏览课文,找出人物对话。(提示浏览的要求)

(一)找一找,找出文中人物对话:男生找出爸爸与庆龄的对话,女生找出妈妈与庆龄的对话。

1.复习对话提示语的三种写法。

2.汇报交流,师评价。

3.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读一读,练读人物对话

1.分角色朗读对话:小组内分角色练习对话

2.分角色表演对话:抽4位同学上讲台表演

(三)写一写,练写人物对话(机动)

1.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写一写庆龄与伯伯的对话。

2.第二天,小珍看到了庆龄,她们会怎么说?认真思考后写一组对话

(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组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一找、读一读、写一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对话的特点,掌握人物对话的写法。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闭眼回想本课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提示,体会人物情感。

3.评价同学们学习情况,照应开头:说话算话,大家都是诚实的孩

子。希望同学们始终做一个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闭眼静思的方法,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加深对主人公高贵品质的印象,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

2.搜集宋庆龄的资料,全面了解宋庆龄。

【设计意图】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让学生懂得从小坚持做到诚实守信,长大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进一步突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板书设计】

21 我不能失信

伯伯 准备

爸爸 宋庆龄 想起 说话算话 诚实守信

妈妈 小珍 留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品读有关语句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

2、有感情地朗读部分句子。

3、根据课题推想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同学们,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宗的《平分生命》,(板书)感受其浓浓的亲情。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

二、初读。

1、师: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后交流: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交流出示: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师:这是孩子无心的承诺吗?(不,这是——)

出示:

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师:你知道什么是诺言,你能帮它换个词语吗?(承诺、誓言)

自己试着读读,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听着大家深情的朗读,我心中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可由学生提出)为什么这诺言是最无私最纯真的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处。

三、精读。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

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深思熟虑……神情。

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呢?把你的忧郁,把你的思考说出来,好吗?(谁先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更何况他只是一个10岁的男孩,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句话。

男孩安静地不发出…………………………微笑。

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

(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他在地上转了几圈……………………胳膊。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的)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们的胸膛,说:“那就把我的血…………50年。

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

面对这一切,我们震撼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

面对这一切,所有的人震惊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

四、写话。

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作到呢?然而这个10岁的男孩作到了。

此时此刻,如果这个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交流

五、结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

一、习作内容:(第五册习作八)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哪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你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写出来。相信通过研究,你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增长不少知识。

二、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古诗句,通过搜集资料,仔细研究,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抓住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决心研究,学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准备:

.《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课

(一)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

.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思考: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的写法:

(1)先写诗的出处

(作者、朝代、诗题、全诗)

(2)再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点明两句诗对人们的启发或激励作用

(4)假如小作者收集资料充分,还可以写什么?

(诗的写作背景、有关趣闻等)

.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小结:步骤: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资料——解决问题——撰写报告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

(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撰写研究报告

.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评点】本次习作内容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学诗句的一般方法;二是了解研究报告可以写什么。在自主、合作中学生进行了探究性的实践,学生学得有法,学得有“心”。

习作讲评课

(一)复习

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怎样写?

(二)学生继续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过程中,选出需要点评的作文草稿)

三)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作文草稿进行评点。

(1)自由读这篇作文,小组讨论: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还需要改进?

(2)交流,师小结。

(3)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集体修改这篇作文。

根据学生作文草稿的情况,提出以下修改要求:

(1)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应略去,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的文人故事,让人读来倍感生动有意思。

(2)把研究报告写具体。

四)学生根据以上修改要求进行修改,教师辅导。

学生自己修改。

小组互相修改。

读一读修改好的文章。

五)学生誊写作文,教师巡视。

【设计评点】紧紧围绕研究报告的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内容真实的习作要求,对学生的习作草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点,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呈现一些文人逸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个谜语谁能猜出答案啊?(课件出示谜语找生读谜语,知道“沙漠之舟”是指骆驼)

师:同学们真聪明,是骆驼。(欣赏骆驼图片)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骆驼的资料,有谁能为大家读一读啊?(课件出示骆驼资料找生读)

师:有位粗心的商人丢失了他的“沙漠之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商人“找骆驼”。

(板书“找骆驼”),指导读准轻声tuo。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捧起你们的课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有哪些角色,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另外在读的时候,画出不认识的生词。

2、读完了,老师想出些词语考考大家好不好?(课件出示词语)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老师帮大家总结了一下(齐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商人(走失)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骆驼的事。

二)明确学习要点

1、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课文为我们准备了阅读提示,谁愿意读读阅读提示?

(1)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

(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骆驼的特点”

1、首先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1-7自然段,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画出。(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骆驼特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一颗牙)

思考:“跛”什么意思?谁能为大家表演一下跛脚走路?

3、老人准确的说出了骆驼的这些特点却说没见过骆驼,大家觉得商人听了会信吗?那商人会说些什么?

过渡:大家很好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第二个问题吧!

(二)探究“如何知道骆驼的.特点”

1、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介绍了老人是如何判定骆驼有这些特点的?(第10自然段)

2、那么谁能说出这段话应该怎样读呢?(不紧不慢地读)

3、“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镇定,不慌不忙,很沉稳)

4、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读出老人的不紧不慢。读完后,请大家用画出老人看到了什么,通过看到的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5、在因为所以、的句式中,我们知道了因为(原因),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子就叫做因果关系。 6、总结骆驼特点和发现特点的原因7、老人为什么可以准确知道走失骆驼的特点?(课件总结)

四、深入理解,解读推理

1、老人为什么不让商人顺着树叶,米、蜜的方向去找,而是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米和蜜终有流光的那一刻,沙漠里也不是处处都有叶子,只有脚印是持续存在的。)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商人通过老人的指点找到了骆驼)

五、小结延伸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1、把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的新发现,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牛和鹅》一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刻画,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体会到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一寓意深刻的哲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能力目标: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有关词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课件:powerpoint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样一个道理。

陈述:

一、开篇明意,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并做好课件播放的准备,课始我们通过“上堂课初读了牛和鹅这篇课文,牛和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的回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多名学生朗读,促使学生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接着出示有关资料: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请女生朗读,老师强调一下,这是从谁的角度得到的结果?(牛)同样(出示)请男生读这句话,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这是从谁的角度来看的?(让学生了解是从鹅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人们都说,(点击)这句话学生齐读。

询问学生是否相信这句话?指出作者任大霖和他的伙伴都很相信从而引导学生打开课文纸走进课文,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起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通过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鹅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这样的状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转折角度作铺垫。)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老师语言过渡: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的,作者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要求学生轻声自由读3、4自然段(出示),边读边要求用直线画出作者及伙伴们对待牛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他们对待鹅的语句。重点用小圆圈圈出他们对待牛和鹅不同态度的词语。

交流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片断,比如学生先找对待牛的态度的片断,(出示)指名读后,让学生找出作者胆大的对待牛的一系列动作,点击这些词,再请学生感情朗读。根据这些动作,体会我们不怕牛!(板书:不怕)

同样,(点击另一个片断)对待鹅的态度也在读中由学生找出(远远,才敢,绕个大圈子)这些词语,学生体会到鹅不怕人,我们却十分(板书:害怕) 鹅!

(说明一下,这部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们不多花笔墨,让给学生朗读的空间即可)。

5~13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

(板书:“我”)对于强壮的牛,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却害怕极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从而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的看法,(板书箭头)请学生拿起课文纸认真用喜欢的方式读5~11自然段,学生合作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问题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概括主要意思)

(本环节旨于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学生概括能力)

然后老师作小结: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这两个片断,鹅是怎么对我们的,我们又是怎么的害怕?(点击)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悟,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以为鹅要把我吃了)

接着学生练读,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甚至利用躯体表演,加深感受鹅的不可一世,我的狼狈不堪。

由此引出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金奎叔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让学生用慧眼找出那句话来!

(点击):“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学生朗读,(点击)提问:“凭这点”是指凭哪一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回答。老师再次引导:那我们该怎么办?是心甘情愿被欺负吗?(点击)金奎叔说“咱们不答应。”好,来看看金奎叔面对这只鹅是怎样不答应的?

(点击)“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多名学生朗读,快速圈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味老雄鹅害怕的样子。通过个人读,齐读读出鹅的害怕。 如果学生朗读不到位,我们还设置老师范读,根据学情来定。

金奎叔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说的(出示)指名读这段话,

从此,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示12自然段)学生读,理解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板书:不欺负);对鹅,也不再怕它。(不怕)有什么可怕的?(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仔细品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这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从而感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里我们设计了一张得益卡,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启发,并在班里简单交流。

(本环节是全文重点,也是本课时的精华,所花时间占据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从人怕鹅到鹅怕人的转变的认识中,体会角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奥的道理。整个环节以读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理自然流畅,融听说读写于一堂。)

三: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课件出示)老师随着优美的音乐揭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我们采用课外推荐阅读:《两个农夫》、 《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学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能说一说

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写法指导

1、看课本上的几幅图画,这些你都玩过吗?

2、课件展示游戏场面,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愉悦的童年生活。

3、想好自己当时玩的什么游戏,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忆一遍。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聊一聊。

4、学生讨论:我们要回忆哪些内容?

①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②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③说了什么?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5、小组交流你回忆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6、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7、总结写法。

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

2、写好以后大声读一读,看看你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跟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看看谁玩得最高兴。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仔细听,听完之后你想去玩这个吗?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习作例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快乐的事情像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来挑一颗最闪亮的给大家看看吧!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香港迪斯尼乐园。那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幻想世界的“疯帽子旋转杯”。爸爸妈妈由于在排队时看到前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上去后在上面尖叫,所以心惊胆战想当“逃兵”,我却并不那么想——到这里就是来玩的,即使有点害怕,也可以上去练练胆子。经过我的好言相劝,他们终于同意陪我一块玩。我们刚坐在座位上,还没抓住手柄,“杯子”就转了起来,先是向左,后是向右,大家被搞得晕头转向,而我却鼓足勇气,紧紧抓住手柄,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加油!你一定要比那个大姐姐厉害。”……终于停了下来,我们走出“杯子”,像喝醉酒似的'脚步不稳定地在长椅上坐了好一会还没恢复过来,真是够呛的。虽然感觉还是有些天旋地转,但是我玩得很痛快,那一天我还尝试了很多种新的游戏,每一次都是对自己新的挑战,我克服了胆怯,战胜了自我,我成功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快乐的记忆,在痛痛快快放松身心的同时,我还体会到了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第六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三首》;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第六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复习学过的知识并积累新的知识。

我们首先走进交流平台学习。

(二)学习“交流平台”

1.找出关键句

我们一起来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找一找这些段落的关键语句。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课件出示)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五自然段,关键句就是第一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后面通过写“鸟种类多、鸟蛋多、鸟粪多”写出了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再看《海滨小城》的第五自然段。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海滨小城》第五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一句“小城的公园更美”。我们再看《海滨小城》的第六自然段。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海滨小城》第六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小城的街道也美”。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意思的?

看下面的段落,说说段意,找一找关键语句吧!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他们你攻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这段话前半部分通过写同学的反应,来体现乒乓小将打得精彩,后面直接写乒乓小将打球时的精彩场面。“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就是这段话的关键句,这个关键句,在段落的中间。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这段话对“春天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自问自答,紧紧围绕“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这个关键句的意思写。这段话的关键句在句子的结尾。

原来一段话的关键句可能位于一段话的开头,也可能是中间,还可能是结尾。你发现了吗?

2.和学习伙伴交流

我们现在去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他们有哪些发现吧!(课件出示)

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同学们,你们读懂了吗?这几个学习小伙伴说到的“这句话,这样的句子”指的是什么?

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对,指的就是关键句。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要善于发现关键句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意思。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习作中,围绕关键句的意思展开写作,让我们的表达更精彩。

接下来让我们学习“识字加油站”。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加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先自由读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蝌蚪

飞蛾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2.发现特点—形声字

你们发现了吗?第一行加点的字,都有虫字旁,但是有的事物并不是昆虫,比如:“螃蟹、蝌蚪”,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的“虫”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昆虫一类,在古代,“虫”可是一个大类呢!包含很多动物,比如:第一组中的“蝌蚪、螃蟹”。还有“青蛙”“龙虾”等等。

第二行加点的字都有鱼字旁,和“鱼”有关。这里都有什么鱼呢?鲤鱼、鲫鱼、鲨鱼。

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有些同学还发现了“蝌蚪”的“蝌”,和它右半部分“科”读音相同。“蚪”和它右半部分“斗”的读音相近。“飞蛾”的“蛾”和它右半部分“我”的读音接近。“螃蟹”的“蟹”上半部分的“解”是个多音字,我们学过jiě这个读音,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xiè。他们都是形声字。表意思的部分是形旁如这些字中的“虫、鱼”,提示读音的是声旁,如这些字中的“科、旁”。

3.借助形声字特点记住生字

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准这些字吗?读一读吧!(课件出示)

蝌蚪、飞蛾、螃蟹

鲤鱼、鲫鱼、鲨鱼

让我们给这些词语找到对应的图片吧!你们找对了吗?

你们能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出这些词语的读音吗?

蟑螂

蝴蝶

蟋蟀

鲶鱼

鱿鱼

鲈鱼

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我们运用这一规律可以积累更多汉字。但是我们可不能“秀才认字读半边”,因为有些形声字只是和声旁的读音接近,比如“鲫鱼”的“鲫”字,整个字读jì,右半部分读jí,所以要想真正读准字音,必须查字典验证一下。

接下来我们学习词句段运用。

(四)词句段运用

1.词语积累

读题目: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先借助拼音,把这些词语读准确吧!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你们读准确了吗?第一行词语和动作有关,同学们可以边读边做动作。第二行词语和环境有关,同学们可以边读边想象。有的同学还发现它们都是ABB式的词语。重叠的形式突出了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接下来,同学们默读词语,想象画面。这一组和动作有关的词语,我们来边表演边理解一下吧!(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这样的景象,你见过吗?当时是怎样的情形呢?结合自己的经历,回忆一下吧!

同学们,想好了就可以选择一两个词语来写一两句话,开始吧!(停顿)

我们看看其他同学都是怎么写的。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兴冲冲地跑到操场上玩起来。

人们上了火车以后,闹哄哄的站台一下子就变得空荡荡的。

他拿着得了第一名的奖状兴冲冲地跑回家,却发现家里静悄悄的。

同学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恰当地用上这些词语来准确地表达。我们常用的ABB式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描写神态的“笑呵呵”“喜滋滋”“气呼呼”等;描写环境的“黑漆漆”“光秃秃”“阴沉沉”;描写颜色的“绿油油”“白茫茫”“黑乎乎”等。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积累、运用这些有趣的ABB式词语。

接下来,我们练习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2.说句子

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课件出示)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车站的人可真多……描述这个画面,你会怎么说?我们可以从人的数量、动作等方面来说“人真多”这个意思。(课件出示)

再来看第二句话: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句话,请你们发挥想象,可以从喜欢做的事情、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等方面来表达“喜欢”这个意思。

现在回忆一下你积累的描写“人多”“喜欢”的词语,然后运用这些词语,围绕关键句尝试自己说一说吧!

同学们,你们说得怎么样?有没有围绕这两个关键句来说呢?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位同学们是怎么说的吧!

车站的人可真多,人来人往的乘客络绎不绝。车站外的道路上、天桥上、广场上挤满了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玩手机。售票处早就排起了一条长龙,售票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进站口人潮涌动,人们提着行李,慢慢地向站台走去。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静谧的花园里,小花、小草都安静地睡着了;竖起耳朵细细聆听,虫儿们奏响了属于他们的交响乐。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夜空中,月光普照着大地,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中。我昂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星空,全神贯注地数着满天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一直数到几百颗。夏天的夜晚真美呀!

这两位同学紧紧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方面写出了“人真多”和“喜欢”的段落,这样写既清楚又明白。你学会了吗?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出一个喜欢的开头,然后围绕这个句子说一段话。

下面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里的一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四)日积月累

1.初读

我们先借助拼音来读李白的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教师范读

同学们,你们读准确了吗?这里有两个多音字,朝,朝向;朝,朝阳。这里读zhāo。早晨的意思。还,这里读huán,一日还,意思是回来。它的另个一读音是hái,还有。同学们,你们再试着读一遍。

“辞”是“告别”的意思。“白帝城”在现在的重庆奉节,“江陵”在现在的湖北荆州,它们都在长江沿岸;“还”是“回”的意思。“彩云间”指笼罩在云彩之中,这里说明白帝城非常的高。“千里”与“一日”对比,写出了小舟速度快和诗人心情愉悦,“猿声啼不住”和“已过万重山”也写出了舟行速度之快和诗人内心的畅快。

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愉悦的心情。

3.指导理解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晨,我告别笼罩在云彩之中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之外,但船行的速度极快,只一日的时间便可到达。长江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同学们理解了意思,再试着读一读,读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3.背诵

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边读边理解,背诵下来。如果你对李白的诗歌感兴趣,课下也可以搜集积累他的古诗。

(六)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六,相信同学们会有不少的收获,课下我们要及时复习、积累所学的知识啊!下面布置作业。

1.复习第六单元。

2.预习《大自然的声音》。

同学们,以上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全部内容,下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十四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二十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学导议,让学生理解、感悟关键词句。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通过“听说、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教学策略

这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认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

实验基本情况:

实验目的: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要素:

数量──四十只。

特征──背上做了白色记号(过程中二十只蜜蜂受伤)。

条件──两里半、沿途有许多景物、逆向的微风。

结果──四十分钟,两只飞回并带有满身花粉。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飞回。

共计十七只蜜蜂飞回。

实验结论: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法布尔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昆虫学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让我们获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严谨与条理,又可以让我们体会人文的细腻与真诚。从科学的角度,法布尔的思考是比较周密的,实验过程是条理清楚的,对实验的记述也是比较客观的。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又不乏人文的光辉。如过程中小女儿爱格兰的表现,以及作者对蜜蜂“眺望”“遥远的家园”和“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的猜想,使我们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又体会到了几许亲情与关爱。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法布尔图片、简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2.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法布尔走入昆虫的世界,一起去探究那里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课件出示词语,自读、领读,检查预习。

无论、实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陌生、逆风。

论、验、证、减、阻、括、误、确、陌;实、袋;途、超;概、测。

3.学习生字。

概:中间部分最后一笔是个点;论:右边不要写成“仓”;试:右边不要多一撇;减:左边是两点水。

(三)深入课文,具体学习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就把自家的蜜蜂做上标记,放在纸袋中,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放飞它们。最后有十七只蜜蜂飞回了蜂窝。法布尔得出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他无法解释的本能。

(2)梳理质疑。

① 为什么是试验,不是实验?

试验:为考察某事物的效果或性能,先在实验室或较小的范围内试用或试做。

实验:为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活动。

② 蜜蜂是怎样飞回来的?

③ 为什么有三只蜜蜂没有飞回来?

2.精读课文,探究深意。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我想做一个什么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①预设:试验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因为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②追问:“听说”是听别人说的,不是自己亲手验证的。所以他决定要自己做试验。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听说、认真)读完第一自然段,我们既知道了他做试验的原因,又可以看出法布尔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第一自然段里还有一组关联词你能找到吗?(圈出)“无论……总……”你能说说这组关联词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吗?

(2)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又是怎么做的?做试验。

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语句。思考:能不能去掉其中一个环节?为什么?

②预设:共四个步骤,不能去掉任何一个环节。

课件出示:

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便于观察;

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为了更好地与其他蜜蜂区分;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掌握蜜蜂飞回的时间;

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

师:多么细致的安排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做试验的这句话。法布尔的准备多么全面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严谨)

③师:蜜蜂被放出后,法布尔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快速找出作者观察到的现象,用曲线画出来。

④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作者想到了什么?作者对蜜蜂是否能回到家提出了疑问,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感受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过渡:那么,蜜蜂到底能否回到家呢?

(3)出示自学提示。

①默读三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语句。

②交流汇报。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师: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推测呢?(预设:根据刚才看到的而想到的)

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里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师:“也就是说”体会是在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结合“两点四十分”体会观察时间长)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继续观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确确实实”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③指名分段朗读:把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读出来。

(4)作者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思考,终于得出了结论。一起读读第六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能肯定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呢?(一直在袋子里,看不到路,无法识记)作者知道了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家中,并且他知道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但他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由于当时科学设备的种种限制,法布尔无法再进一步深究蜜蜂究竟是靠什么来辨认方向的。所以,他在结论里也谈到了他的质疑。那么,读完作者得出的结论,你想对作者说什么?(也可以对蜜蜂说,对自己说,对同学说……)

(5)总结:法布尔的结论中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也有存在质疑的地方。在面对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时,重要是不是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要学习渗透在试验中的探究精神。

(6)交流书后关于蜜蜂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2.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一种动物的活动,抓住其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准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辬和任务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

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

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辬出疑问;

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及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他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读音读。

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自读、抽读、指名读。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学生读音,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注意纠正。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文中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口头填空。

( )的草地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生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的情景。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两个孩子分别是谁?

(2)介绍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3、那一天,“我”去钓鱼,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从而“我”对蒲公英地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样说恰当吗?为什么?

四、汇报成果

1、分小组汇报。

2、全班汇报。

3、拓展活动。(双休日活动)

五、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板书设计】

  2 金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

  快乐

  开 合

  金 绿

  色 色

  蒲公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己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己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部分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

1、查看地图,找到北极,了解北极的特点,搜集白鲸及《蓝色多瑙河》的有关资料。

2、用自己的办法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 导入课文

1、板书并齐读课题。

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分节读课文,师生共议、正音。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词语:

zhāo wán hán jiānyìng yōu yǎ qì qū

召唤 顽皮 寒冷 坚 硬优 雅 奇迹 冰区

jīng jǐ liè záo zhèngfǔ yuán

白鲸 脊背 猎人 凿开政 府援助

2、共同讨论该如何记住生字

3、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得好看?

(练习书写)

4、重点理解词语:召唤顽皮坚硬优雅脊背

5、选词造句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组词:

招()玩()坚()雅()区()

召()顽()竖()准()医()

第二课时

一、听音乐,导入新课。

播放《蓝色多瑙河》师述:居住在海洋中的白鲸也喜欢这首曲子,它们还和这首乐曲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

二、小组讨论学习

1、读课文,说说小白鲸和蓝色多瑙河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3、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白鲸的'关爱?找出来读一读。

4、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三、自由读课文,质疑。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跟课文讲到的内容有关的疑问?请大胆提出来。

四、学生间交流相关资料,解决部分问题。

五、老师提供“知识大餐”,供学生“点单”。

六、小组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

七、指导朗读(听音乐读课文)

八、发散:听声音编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整个课堂设计我以“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为目标,将学生收集的大量资料和自己整理的大量资料作为“知识大餐”供学生“享用”,确实达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破教材局限,使学生学到教材以外的知识的目的。

老师们听了课后,整体感觉还不错,觉得课堂设计比较“新”、“活”,但课文学习还不够“实”,朗读训练还不够到位。怎样解决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学习在时间上反映出的矛盾?这是我今后要探究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期末词语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多种类型的词语,及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种类型的词语

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一到十开头的数字词语)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学生边数手指边背诵:

一落千丈(一发千钧 一日千里 一事无成 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三言两语三足鼎立) 四面楚歌(四大皆空 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六神无主(六亲不认) 七上八下(七窍生烟 七零八落)八面威风(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九归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 十万火急 十指连心)

过渡:我们还学过许多种形式的词语,到底有哪些形式词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闯关

二、近义词闯关

1、出示近义词语,

(1)、齐读:

安静——宁静 穿戴——穿着 打扮——装扮 常常——经常 著名——有名

居然——竟然 力量——力气 鼓舞——鼓励 坚定——坚决 突然——忽然

似乎——好像 犹豫——迟疑 明白——了解 快乐——高兴 立刻——马上

仔细——认真 骄傲——傲慢 平整——平坦 巨大——庞大

(2)、你会说吗?

特别——( ) 漂亮——( ) 高兴——( ) 缓缓——( ) 憧憬——( )

快活——( ) 五彩缤纷——( ) 辽阔——( ) 修建——( )

大致——( ) 眺望——( ) 拜访——( ) 欣赏——( ) 产生——( )

迎候——( ) 连忙——( ) 纳闷——( ) 茂盛——( ) 坚固——( )

小结: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些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在结构上,大部分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

反义词闯关:

出示:指名读,齐读:

1、 左右为难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 ——————— ———————— —————————

2、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 ——————— ———————— ——————————

3、 舍近求远 积少成多 头重脚轻 ————— ——————— ——————— ——————————

4、 龙马精神 守株待兔 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我发现秘密:第一组是( ) ,第二组是( ),第三组是( ),第四组是( )形式

四、、固定形式的词语闯关:

1、 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飘飘摇摇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祖祖辈辈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这是( )形式的

、2、 白发苍苍 风尘______ 大名______ 生机_______ 银光______

白雪 ________这是( )形式

3、 又松又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 —— — 这是( )形式

4.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 ———— ———这是( )形式

5.圆溜溜 胖乎乎 红彤彤 笑嘻嘻 乐融融 喜洋洋…… 这是( )形式

五.含“的”和含“地”的短语闯关:

_______的.小鸟 ________的老师 _______的国旗

_______的铜钟 _______的枝干 _______的粉墙 _______的民族小学

_______的草地 _______的花瓣 _______的蒲公英 _______的石级

_______的老爷爷 _______的白桦树 _______的早晨 _______的地质学家

_______的土地 ________的颜料 _______的叶子 _______的炎热

匆匆地_______ 快活地_______ 悄悄地_______ 拼命地_______

轻轻地_______ 好奇地_______ 甜甜地_______ 认真地_______

_______地歌唱 _______地喊叫 _______地奔跑 _______地转着

_______地睡大觉 _______地传授 _______地蠕动 _______地流着

六、各种类型词语

1、寓言故事类:

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

2、历史故事类:

完璧归赵 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指鹿为马 闻鸡起舞 杞人忧天 画龙点睛……、

3、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兴高采烈 喜笑颜开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 欢天喜地 惊慌失措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嬉皮笑脸 面红耳赤 呆若木鸡…、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描写花的词: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遍地开花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明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奇花异草

……

家庭作业

复习各种形式的词语,完成试卷11—23题

板书设计

义词特点:有一个字相同,意思相同或相近。

反义词近形式有三种:一二位置上词语相反

一三位置上词语相反

二四位置上词语相反

固定形式词语:ABB AABB ABAB ABCC 含“的”和含“地”词语搭配 ,成语,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词语 ,含人物神态,心情,四季,花开,学习等形式词语

认真复习,举一反三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各种形式的词语进行了归类,让学生通过复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各种形式的词语。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读读,说说,议议,练练 相结合形式,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每复习完一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结,归结出特点,为学生快速的解题做了铺垫。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①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③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④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⑤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①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②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a.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b.“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①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②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③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①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②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