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本文已影响 1.25W人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雨的诉说》是新课程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

2、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3、活动前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活动准备

1、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和歌曲,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

[教学实录]

师:(多媒体播放一幅幅雨的图画)春雨细轻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梧桐锁清秋,冬雨缠绵心愁凉……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它滋润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它,快乐而沉静,伴着欢快的足音;它,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胸脯轻轻地贴近土地。“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这是雨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今天,让我们来倾听《雨的诉说》,请同学们翻第第18页《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并饱含深情地齐读第一段(多媒体显示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雨的诉说

一、听听雨的足音

生(一齐朗读):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欢快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

师:雨欢快的足音怎样?让我们来听听吧!把你收集到的雨韵播放给大家听,并讲讲过你听雨的感受好吗?

生1(把磁带放到录音机播放,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雷雨):我喜欢听暴风雨,因为它给我力量,给我面对挫折的勇气,(伸出双手)“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学生热烈鼓掌)

生2:我录的是小雨,我喜欢听那“沙沙沙”的声音,它充满了梦幻,充满了期待。

生3:我喜欢雨中散步,雨中听雨,身临其境,我自己仿佛也化作了雨。

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也和你们一样深爱着雨,我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雨,那么安详,那么静谧,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雨,抒写过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雨的诗意,体味雨的诗情吧!

(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

二、感受雨的诗意

意境:幽深的小巷,一把油纸伞

字幕:杏花、春雨、江南

音乐:伴着悠扬的笛音,学生朗诵“雨”诗

生1: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液,润物细无声。……

生2: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生3: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了解课文多角度进行说明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严密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揣摩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苏州素以园林著称于世,叶圣陶先生也是苏州人,苏州人游园林,苏州人写园林,更觉得亲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用各自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后说说对苏州园林的了解。

方法提示:在文章关键词句下做标注。

阅读后,学生交流对苏州园林的了解。

1.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文章,读完后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有了哪些了解?给大家6分钟时间,专注的阅读,可以在书上做勾画。开始,

2.时间到,请同学起来谈谈,你从文章中了解了什么?

三、以关键词语“标本”作为教学切入口进入对文章的讲析。

刚才大家都谈了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同学看书的时候,我也在读,我在想,要把苏州人熟悉的苏州园林介绍给大家,应该怎么来写呢?我找到了一个词语,足以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起找找看。在第一自然段中,是“标本”。(板书:标本)

1、什么是“标本”?

2、为什么说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苏州园林的特征。

3、那么,这幅图画中有些什么内容呢?在苏州园林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景致呢?我们一起到文章里去看看。

阅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四个词语。(用课件辅助。)

明确:有亭台轩榭

(1)作者是怎么样来介绍亭台轩榭的呢?好,我们来朗读有关语段。

齐读第3自然段。(打图片PPT)

亭台轩榭布局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绝不讲究对称。(打PPT“亭台轩榭布局”)

这样的布局最终是要让苏州园林成为一副?美术画。

(2)画里还有什么?

有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假山池沼要讲究配合,他们是怎样配合的?(默读2分钟)让我们也来直接感受一下。(打图片)

高墙之外是喧闹的城市,可是在里面,你觉得身在山间。池沼的河岸,用文章中的话来说,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要用花草点缀,不仅是岸上,水中也有,水陆草木之花各尽其妙。

因此说,画里还要讲究花草树木的配合。

这些景致,方寸之间而有山林之趣。

4、其实大家发现没有,任何一副图画虽然都有侧重,但实际都体现了这四个讲究。画中有亭台轩榭、池沼、花草,将构成美丽途径的诸多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很难把它们分开。可见,布局、配合、映衬、层次都体现着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追问,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明确:完美的。

如果要讲到完美,那仅有这四副还远远不够。完美是什么?无可挑剔,没有一丝缺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都要像一副画,这才称得上完美。因此,同学们在文化章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也是要讲究的?

学生继续阅读文本,明确园林的`角落要注意图画美,门窗要有图案美,色彩要引起人安静闲适的感觉。

明确:角落、门窗,另外,不要忘了,什么都注意到,构成图画还要讲究色彩。

除了这些,还有没有?有,作者写到,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发现,补充讲讲还要注意些什么?

5、小结: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完美的图画。(板书:完美)一座园林,大到亭台轩榭、假山池沼,小到一个角落、一扇门窗,都体现出设计者的用心。如果说,我们以前去苏州园林,觉得她美,可是又说不出它美在哪里。那么,我们现在再去苏州园林,你就会知道如何去观赏园林的美了。我想,这就好似标本,因为它代表了园林的特征。

我们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我们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来写苏州园林的。叶圣陶先生从游览者的角度来鉴赏园林,我们也借用这个词语,“鉴赏”文章的片段。

四、分析重要语段

以第5自然段为例。(PPT打出字幕)教师范读。

这一段是从花草树木的映衬来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我来朗读,同学们注意字音,看看哪一句是中心句。

1.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哪几句写“栽种”?哪几句写“修剪”?

(明确层次)

2.品味“寂寞”这个词语,谁不感到寂寞?

明确:游览者不感到寂寞,为什么?因为他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花木。想想看,还有谁也不寂寞啊?另外,花草树木之间也不寂寞。

明确: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为什么不说“高低错落”,是什么手法?拟人。多么灵动而富有生机啊!我飘升秒落叶,你绽开花朵,我们也不寂寞啊!

3.“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指的是什么?文中有相关的信息,把它找出来。

明确:好西哪个是艺术课程的范畴了,那么我们看看文章里怎么说的,我们把相关信息找出来。

回到前文,“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而松柏和道旁树是讲究对称的。

文章从正面写树木的栽种,从反面写修剪,也和河道上的桥梁一样,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4.体会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美感来。

和图片相比,感受文字的魅力。

朗读文章,读出感情来。

(1)举例说明。“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就是一副好画”,已经是一副好画了,国画中寥寥数笔一枝枯藤。开花时又将是什么样子的呢?“开花的时候……没法说出来”,我们学过《紫藤萝瀑布》,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日阳光下,开着紫色花朵的满架的藤萝,站在这藤萝前,你想说什么呢?

你来说说看,作者没法说出来,“好美啊!”

确实已经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了,当作者没法说出来,可是他还是写了他的感受“无限的繁华和欢悦”,比我们说得好!“

(2)老师手边正好有一副画片,我们来看一下。应该说,画面很美。但是看画面,仅仅是从欣赏者的角度看,看到的是一副画。当你置身于苏州园林这副立体的画卷时,完美的图画中,你除了满心的欢跃,满眼竟的繁华,你还能说什么呢?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带着欢跃把这些句子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

5.拓展

找出文中其他用字用得好的地方,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用词精妙之处。

文章的好处要细细体会,真正好的作品经得起咀嚼,这样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文章里还有。找找看,说一说。

五、结语

苏州园林一百多处,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作者在这篇短文中把苏州园林说得清清楚楚,让读者油然生出“如在图画中”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刚才我们研究过了,他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他的语言平实中蕴涵着生动,富有画意,也和苏州园林一样,很美很美。

学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都希望再到苏州园林去游览一下,一定会发现以前所没有发现的独特的美。

板书设计

文本框:苏州园林

叶圣陶

标本:完美的图画

鉴赏:结构美语言美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3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能初步阅读浅易的记叙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品位语言。在此基础上,本单元选编了一组游记,其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游记的特点及写作手法;了解祖国山河的秀美壮丽;学会品味游记中不同的语言风格及作者的情感;学写游记,要反映游踪及顺序,突出特点,情景交融。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它由四篇游记组成。四篇游记的写法各有特点,或写旅游的全过程,或写多次重游同一景点,或写同一景点的不同侧面。几篇游记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或质朴,或华丽;或舒缓,或急促。

教学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在阅读与写作中,学习游记的各种写作手法和不同语言风格,学习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诵读品味、质疑研习、讨论交流等形式,单篇阅读或多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领会作品叙述的条理,描写的生动,情感的细腻,从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精读篇目,教师重在学法指导,而对于略读篇目,应放手给学生阅读,以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学习目标

了解游记的特点,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学写游记。

四、设计说明

《周庄水韵》记录的是作者对同一个景点的多次游览以及获得的多方感受,景致因时不同而缤纷多彩,感受因景不同而丰富微妙。又因作者笔端细腻婉转,文采丰沛华丽,文章犹如周庄之水韵,闪动着灵性与仙光。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必须由教师巧妙引导,带领学生细致深入地品味,方能让学生入情入韵,获得独特的美感。教学时要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突出景致的特点,领会作者独特的感悟。特别要突出对作者写景技巧的学习,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借助朗读与分析营造诗情画意,促进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表达。

五、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2 、学习用准确、优美、细致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表达对景致的感悟。

3 、感知周庄水乡的动人情韵,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

六、教学重点的突破方法

1、精读,细品,从景致本身的特点和作者描摹技巧上作解析;

2、多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致;

3、重点语句做专项研析,训练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七、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圈点勾画,讨论探究,摘抄应用。

八、教学切入点

1、根据作者游览时间不同、所看景致不同、所获感悟不同,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

2、紧扣文中三游周庄的三个比喻:“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仿佛进入了梦境”,体会作者对周庄的独特感悟;

3、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语句,从描绘角度、描写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九、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意在让学生建立对周庄的直观印象,为学习课文铺垫感性认识。)

展示周庄风光图片或影像资料,让学生观察,特别引导学生感受周庄与水的密切关系。明确:碧水环抱,宋湖环列,条条小河清流水,座座石桥显古韵。周庄之韵在水,周庄之魂在水,领略周庄之美,则须领略周庄之水韵。

(二)诵读感知(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1、默读课文一遍,圈出自己不理解和觉得重要的词和句;

2、交流对字词的标识情况,读准字音,介绍自己对所画重要词句的初步理解;

3、再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句子,排出作者游周庄的次数、各次的时令、各次最突出的感受。分组朗读三游周庄的.文段。

(三)研读品味(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精巧构思、独特感悟,以深入领略周庄之美和作者行文之美。)

1、精读第4自然段,讨论作者对“像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般的周庄作了哪些描绘。

讨论后明确:第一次游周庄是在仲春雨季,春雨绵绵,如丝如雾,石桥屋脊,粉墙灰瓦,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游者似在雾中观景,朦朦胧胧,恰似走进像一幅水墨画中。这里从视觉角度突出了周庄如诗如画的恬静意境。

2、再读第4自然段,讨论二游周庄为什么会有如一幅“版画”的印象。

讨论后明确:版画的特点是黑白分明,凹凸有致,雪后初晴的周庄,古老的青石砖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对比强烈,有强烈的明暗视觉效果,恰似版画。但周庄不是静态的版画,融雪的滴水声和流水声为这幅版画配上了低旋而缠绵的旋律。凝固的水——雪,动态的水——滴水和流水,共同构筑了周庄如歌如画的神韵。

3、精读第5自然段,讨论三游周庄看到的是夜景,夜色中的水韵如何表现?用下述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讨:

①这个夜晚的特别之处是什么?(节日的夜晚,到处张灯结彩,色彩缤纷,气氛热烈,这就有了如梦幻、如童话般美丽氛围。)

②这个夜晚的水中,多出了哪些色彩?营造出怎样的意境?(房屋街道点缀的彩灯、空中闪烁的礼花,倒映在水中,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水中朦胧模糊的倒影,摇曳生姿,迷离飘忽,更有河上飘绕不绝的丝竹管弦声,游客泛舟其上,犹如走进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

(四)归纳提升(让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总体感知,从中提炼出知识要点。)

1、回头诵读课文前三自然段,归纳周庄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2、提炼文章的写景技巧:

a、从不同角度、抓住不同景致来表现同一事物,可突出事物特征,也可使作者的感受更独特。

b、感受景物要动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扑捉景物特征。

c、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才能将景物及对景物的感受写得形象、准确、到位。

(五)积累拓展(知识运用,进行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1、编写全文的结构思路图。

2、摘录文中佳词佳句;品析文中重点修辞句的表达效果。

3、比较课文与《三峡》写法上的区别。

4、课外练笔,描写如月下校园、河中倒影等景致。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 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 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 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一个 “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 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央、坻、沚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 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 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 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①芣苢(fu 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咏读,“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点评】

《蒹葭》虽属经典中的名篇,但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章句复沓等《诗经》篇目固有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有“有劲使不出”之感,对怎样处理课文,怎样深入文本,怎样品味意蕴,难以把握拿捏不准。

这一设计,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可圈可点颇多。

以读促教,涵泳品味。沈老师能紧扣文本特点,以读为抓手,一读再读,以读促教,值得肯定。显然,学生于读中有所感受,在读中逐渐理解,在读中品味涵泳,在读中浸染积淀。这既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做了必要铺垫,更为学生古典素养的形成添砖加瓦,可谓一举多得。

纲举目张,凸显主体。学生读毕,沈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题,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别具匠心。答案“朦胧凄美”四个字,既是本诗“主旨”,又是教学“总纲”。整节课就围绕“追溯”这四字来源做文章。从“景物特点”到“情境氛围”;从“追寻过程”到“主旨探究”,无一不为此展开。其中,学生必定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之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便成了十足的“领路人”和“旁观者”, “主导”与“主体”的作用自然可得到具体生动地呈现。

问君何能尔?不难发现,奥妙在那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上。可见,教学设计之关键在设计“问题”,关键看能否抓住核心,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点沈老师做到了。

从容舒缓,激发想象。从容舒缓是指教学的各个步骤环节,从“听读”、“赏读”、“议论”、“小结”到“拓展”,不徐不急、缓缓展开,其中又非同一步调,而是张(“议”环节)弛(“读”环节)有度,很有节奏。加之多媒体音、像等手段的介入,使“课如其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给课堂营造了诗意的氛围。学生的思绪也就像插上了翅膀,飞翔在朦胧凄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使有限的文字幻化出无限的空间,使教学收到了“尺水兴波”、“尺幅万里”之效。

当然,本文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稍欠翔实,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教者对相关环节的设想或意图应做必要交代,以便人们一目了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5

预习要求

1、充分预习,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知识,搜集与课文有关特别是刘连满后来情况的资料。2、熟读课文,能概括内容。

3、掌握字词(课后、文中)

4、圈点好词句。

教学目标

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4、体会环境的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提高复述的能力,感悟登山勇士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的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看屏幕,这就是世界最高峰,被称为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这座山峰的具体情况。

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都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1960年5月,中国人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1、解决字词问题

(1)课后生字词一人领读

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勇往直前

(2)文中生字词峰巅滞留缭绕窒息匍匐迸散斩钉截铁

(3)解词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2、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能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吗?

生: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讲述这是一个怎样激动人心的过程。

明确复述重点:

(1)5月24日9时30分,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出发。

(2)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他们冒着严寒,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用了五个多小时。

(3)天渐黑,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夜已黑,在8830米左右的地方无氧攀登。

(6)凌晨,登顶成功。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了,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非常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艰难,但是,队员们却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登上了顶峰。

四、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师:反复诵读刚才大家提到的内容。思考:我们的队员能够登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他们有坚强的毅力。

如第五段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和第七段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腿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还有第十四段: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挣扎一词体现了他的艰难与毅力。

(2)他们头脑冷静,想出办法克服困难。

第七段刘连满想出做人梯的办法,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队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是刘连满那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如: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毅然表明刘连满已经做出牺牲的准备;慢慢地站起来,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这些动作描写都体现了他自我牺牲的精神。

还有第十三段: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保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遗言信。

师: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面临死亡的恐惧,可是最可怕的是去选择死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呢?刘连满也有对生的渴望,但是他选择了死,他的伟大就在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坦荡的面对死神。我们想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生自由回答:是强烈的爱国精神,坚定的信念……

教师小结: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在大自然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中赢得了胜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所以文章表现的不只是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希望同学们从本文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五、质疑讨论,各抒己见

师:课文中有不少写景的句子,请在书上勾画出写景的句子,讨论一下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前后四位同学讨论分析。

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过程环境恶劣,非常危险,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于和环境作斗争的精神。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描写了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这样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二者相结合,起到一张一弛的阅读效果。

教师归纳: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了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六、联想体验,拓展延伸

师:刘连满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差点牺牲,同学们,你们说,刘连满是不是英雄?

生:是。

师:你知道刘连满后来的情况吗?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当年登顶的队员有的作了领导,有的当了记者,而刘连满生活很困难,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一车间作了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还要给人打更以维持生活。三个孩子下岗,老伴没工作。住的一套陈旧的小房子是省长批示后,厂里照顾给他的。

师:刘连满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遭遇的?他是否满腹怨恨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没有。他说,生活要从低水平看,工作向高水平看。还说,人不能都当官,都当官,就没兵了。

师:英雄遭遇困顿却无怨无悔,这是一个心胸多么广阔的人啊!刘连满从小就没有父亲,靠母亲要饭把他养大。当母亲不能要饭了,他八九岁出去过流浪生活。所以刘连满特能吃苦,

最容易满足,处处替别人着想。这是普通劳动者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板书:英雄本色)

七、布置作业,收束全文

同学们,当所有的华夏儿女为自己的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时,我们更应该对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同学们,学习本文后,相信你还有很多话要说,参考我们搜集的材料,请你以《我看刘连满》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要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写在周记本上。

同学们,有探险就会有牺牲,但是人类从没有因此而停留下脚步。希望大家不断挑战自我,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世界。战胜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个珠穆朗玛。

教学板书:

登上地球之巅

坚毅品质

集体力量英雄本色

牺牲精神

爱国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6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

作者及工作单位 四川省武胜县猛山学校唐智勇

教材分析 《背影》是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国培作业: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单元是在第一单元(以战争为话题的单元)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所以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对普通人的的关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人们总是说,母爱温情如水,父爱厚实如山,同学们都是沐浴在爱的雨露下幸福成长的,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爱是征服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也难怪铮铮铁汉朱自清先生,却在世界上最平常最朴实是父爱面前潸然泪下。作者将别人不曾在意的父子之爱,浓缩在方寸之间,就是父亲的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较好,在本片区同年级18个班处于中偏上的水平,听说读写思查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因学校多次开展与“感恩”有关的活动,大多数同学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和较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过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梁月辉、田姗姗、吴欢洋等同学能通过自己的诗文朗诵或动情讲述,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文章有的在征文大赛中获奖,有的在报刊上发表。尽管如此,但很多学生的家庭并没有经历过“祸不单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很难站在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角度来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将成为本节课学生认知形成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行文的思路;

(3)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关键语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净化自己的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激发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教案《国培作业: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由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引人课文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

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2、正音、释义

琐屑xiè 颓唐tuí 差使chāi 交卸xiè

狼籍jí 簌簌sù 蹒跚pānshān

赋闲fùXiān 惟一wēi 举箸zhù 橘子jú

妥贴tuǒ 栅栏zhà 拭干shì 晶莹jīngyíng

三、合作探究

请学生研读全文,回答问题。

(1)1——5自然段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2)“我”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领情了吗?

四、拓展延伸

五、完成课后作业第四题

一、教师动情地述说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的表情、神态和父子当时的心情 。

二、教师指导学生介绍作者,并做适当的补充。教师用普通话正音,并指名学生说出几个重要词语的意思。

三、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不时点拨,鼓励。

四、教师要求学生在“背影”、“流泪”“父亲的语言”三项中,任选一项,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五、教师要求1——3学习小组做第四题第1题,第4——6小组做第四题第2题

教师总结作业情况。

一、有的学生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为之欣喜,为之感动,想一睹为快。

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1)明确:安慰儿子,为儿子送行,照看行李,给小费,讲价钱,再三嘱托儿子路上小心。(2)完成儿子对“父亲”感情的转变。

四、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发言踊跃。

五、各组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分组交流,看谁的作业有特色,最后在全班交流。

一、由朱自清父子的神情激发学生急于认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了解作者、初步理解生字词,有助于很好地学习课文。

三、研读是让学生真切地熟悉内容和体验感情。

四、各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

五、通过完成书面作业和班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背影——4次

背影(朱自清) 流泪——4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自 评 表 自评人: ___月____日

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 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 联系阅读,主动提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 能否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 你的观点的价值 高 较高 不高 差 小组发言次数 课堂发言次数 学会的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语文教师的评价 努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 朱自清和他的父亲分别用“眼泪”和“背影”演绎了人间亲情,这不是演戏,但更感染人。本课聚集“背影”、“眼泪”“父亲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理解和反思,基本上做到了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经验和体验的真实碰撞,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

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大喜大悲,课文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色。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产生自己的体验并进行评价?这一节课,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的感情投入不很到位。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环节设计精巧。在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环节,用“研读”来体验课文“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和“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和“几次写眼泪”为抓手,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当地点一下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到最后让学生完成“讨论、写作、交流”的课后作业第四题,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水到渠成。难怪县教研室主任汤继光评价说:“唐老师这堂语文课做到了步步铺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专家组梁晓华先生说“整个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有教师的独特理解和创意;环节新颖,内容厚实。” 但是,我自己认为:对重点语段的表情朗读太少了;思考、答问的时间过多了一点。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7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的学生一进入新的学校,往往是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向往的,但也不排除对语文学习的误解。我们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如果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点燃其求知的火种,激发其求知的兴趣,带着他们顺利跨入求知殿堂的大门,就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上第一堂初中语文课应注意些什么呢?我采用了这样三招来开始初中语文的教学之旅:

第一招、以生动的开场白吸引学生

第一次和学生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七八要散伙。因此,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一定得精心设计,让其能达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我曾引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导入语:

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庞中华;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对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爱好语文吧,同学们!他能使你腹满诗书,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他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他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他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

这样的开场白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呢?等到看学生的日记时,我心中就有底了。学生史志雯写道:老师的几句开场白就让我更加喜欢上了语文,爱上了那绝妙的语言文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语文。赵飞写道:过去我一点也不喜欢语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不好,今天的语文课才上了几分钟,我就喜欢上了语文。

第二招、以亲切的形象感染学生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对老师还不熟悉,会充满好奇感神秘感,所以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争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亮相,让学生敬佩你、喜爱你、亲近你。我注意了这样三点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第一:先入为主夸自己。介绍自己的姓名、求学从教的经历,适当放大自己的优点。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介绍里去感受到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让学生以“师“为荣。这就为“爱师”奠定了基础。

第二:挥洒自如展形象。先把自己修饰一下,做到容光焕发,情绪饱满,突出自己儒雅亲切的形象。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书写时既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又着意展示书法的艺术。课堂上,保持微笑,多些幽默,语气温和,鼓励学生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第三:真心实意爱学生。教师爱学生,应当向像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出于真心和真情。我时而送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时而给学生一个轻轻的抚摸,或是递上几句真诚的赞美,或是传达一些殷切的期勉,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把我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因爱而产生亲近老师、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三招、以明确的目标引领学生

第一节课不宜照本宣科,抓着课本就讲。这会让学生因好奇心不能满足而索然寡味,感受不到新学期新老师新知识的新鲜劲,所以我安排了这样的内容:

首先,讲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语文学习是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其他各科知识,就必须学好语文,我引用了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一句话:“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先考语文,然后再判其他卷子。”许多同学事后谈论:“我还真不知道语文这样重要,看来是要花些工夫好好学习。”

其次,树立语文学习的榜样,我从小升初考试中选出语文成绩在前三名的,让他们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被点名的同学异常兴奋,他们从知识点的积累谈到作文的训练,从课内的学习谈到课外的阅读,口若悬河,喜形于色(当然这是事先通知准备)的。他们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知识阅历、刻苦的求学态度是那样的可信可学,同学们听得入神,都能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最后,授以语文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习方法是必要的,我强调了语文学习的重点:仔细听、大胆说、广泛读、勤奋写。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现身说法,传授了一些窍门和绝招,让学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针对时下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抄了一首语文学习歌诀给学生: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总之,初中语文的第一堂课,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起点,用亲切的师表形象、精湛的教学艺术、真诚的关爱态度感染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一、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梳理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心声”的含义。

三、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

学习重点:

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理解“心声”含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写人物。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下别人的心声。(板书课题)看到标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谁的心声?什么心声?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心声有没有实现?)

二、感知心声

1、介绍作者—黄蓓佳

2、检查预习。

3、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换等关键词句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300字以内)

三、解读心声

1、探讨:文章取名为“心声”,你认为主要表现谁的心声?(学生很容易明确:李京京)那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仅仅表达的是李京京的心声吗?

铺垫问题一: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别想在公开课上朗读《凡卡》?

铺垫问题二:李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提示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

2、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可能会从文中找些语句。如有学生会找“……凡卡,不知怎么,总缠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正因为京京与文中的凡卡有着相同的不幸,有着相同的向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所以渴望朗读这篇小说,表现了京京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并想通过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因为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3、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对“心声”的理解。

如: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明确:

“心声”的含义: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四、说一说,感悟心声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2、这篇文章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9

一、设计思想

这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教学中要抓好朗诵这一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作品的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 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深入文章内容。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自然这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要求。

三、学情分析

运用象征手法是《海燕》最重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体会象征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课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作品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海燕》的艺术性,使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教学中应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体味、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四、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

3、引导学生认识文中描写的海燕、海鸥、企鹅海鸥、暴风雨、闪电等的象征意义。(难点)

4、把握这篇文章的主题,感受作品浓烈的革命激情,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重点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重点)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诵读法、研讨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七、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字词预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展示雷电天气的音画)在这样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为什么?(多媒体展示浊浪淘天的音画)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多媒体展示海燕画面及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尔基的《海燕》。

二、走进作者:

高尔基(1868—1936年),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6年发表了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 “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自传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听品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自读课文;

3、师生朗读点评和教师指导。

《海燕》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随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理解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深入理解“海燕”的精神内涵。

细节揣摩精读:

1、小组讨论圈点批注,仿句说话:“从————诗句中我读到了海燕的高傲。”

“从————诗句中我读到了海燕的勇敢。”

“从————诗句中我读到了海燕的敏感。”

2、合作研讨:对比手法的运用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其它动物的语句,齐读后说说它们的形象,并讨论描写这些动物的作用。

明确: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反衬海燕的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表达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3、思考:如果让你在题目“海燕”前面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修改标题的方法有利于打开学生阅读的思路。当学生找出合适的词语诗句的时候,其实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已经有了一定深度。)

明确: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敏感……的海燕

五、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探讨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难点)。

1、背景:高尔基的《海燕》写于1901年3月,当时俄国正处于革命**到来的前夜,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大批工人失业,沙皇专制反动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革命斗争蓬勃兴起,一小部分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的安乐窝,而许多英勇的革命先驱者,他们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奋勇抗争,虽遭到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但他们毫无畏惧,坚信胜利一定会来临。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暴发在即……

2、小组合作研讨象征手法的运用。提示学生: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明确: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

暴风雨—象征——革命**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不革命者和假革命者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沙皇专制发动势力

大海、波浪—— 象征——人民群众

3、学生朗读象征诗《礁石》,分析礁石的象征意义,进一步理解象征手法。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明确: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经过巨大的磨难,礁石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胜利仍充满信心,足见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块普通的石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压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用微笑面对困难和险阻,他们应是时代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六、联系社会生活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七、结语

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航海者虽然比观望者要冒风险,却有到达彼岸的希望。奋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八、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正面描写(海燕) 英勇无畏(飞翔、叫喊)

海燕

侧面描写(海鸥 乐观豪迈(飞舞、号叫)

海鸭

企鹅)

九、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同步测试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检查背诵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背诵。

二、品味关键句子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 要求: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明确: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明确: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总结这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

明确:作者通过对海燕搏风击浪,勇敢、乐观、坚强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四、语言技能、情感技能培养:

时光流逝,百年历史已成为过去,革命的风暴也已烟消云散,但海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挑战生活的暴风雨需要更大的勇气。生活中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请以“我们是勇敢的海燕”为题写几句话,表达你的观点。(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全班交流)

五、作业设计:

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0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反译并熟背课文;

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4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朗读背诵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5、拓展延伸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6、课文总结

1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

2了解本文衬托的写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

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1)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众不同)

予爱莲

(2)菊花之隐逸者

牡丹花之富贵者(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莲花之君子者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牡丹之爱众

板书设计

爱莲说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喻人

菊花牡丹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一、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减去课堂环节的“2、口语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变之为课外练习;补充资料可以再精简,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诗朗诵或板书。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二、课堂朗诵不足,在课内完成背诵任务有点难。利用下午自习完成背诵任务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懂文章,掌握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

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洛桑学艺》中洛桑用嘴摹仿各种声音的表演片断。提问你知道洛桑采用的是什么表演方式吗?引出课题。(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参看注释,疏通文意。

2.找出难懂的字词,分享交流。

明确:

(1)一词多义

坐:众宾团坐(坐下),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2)古今异义

走:古—跑,今—行走

3.谈谈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明确:

(1)口技表演者的记忆非常高超;

(2)作者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顺序写的。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概括段意。

明确:

第一部分:

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

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

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2.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五)小结作业

口技艺人究竟营造出什么样的精彩场面呢?课下研读文章剩余部分下节课交流分享。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2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现存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脱胎换骨”,并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新方向。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迎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旨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它关注的是“学”,探究的是“以学定教”,展示的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的状态。它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学过程的规划应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程规划的基础上

首先,在规划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的`视野就必须开阔。教师、学生目力所及、识见所逮、能力所为的可以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其次,教师应该进行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完成哪几项具体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和主次、轻重、急缓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合理地安排其具体顺序。最后,再从促进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考虑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教学措施,如何安排整体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3

一、 写作目标:

1、 初步掌握写信的格式。

2、 语言要真挚感人,简练,事例要突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 写作重点、难点:

目标2

三、 写作过程:

(一) 准备阶段

咱同学长这么大,一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可能是道出苦水,也可能是感激之言,还可能是……今天呢,老师就给咱同学一次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心中所想。主要是感激父母的,与上次作文要求不同。要求:

1、以感受亲情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也可以是散文的形式,语言要真挚感人,格式要正确,字数600字以上。

2、写法点拨。

(1) 教师指导写信的格式。

(2) 如何展 示情感的真实信度?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感情。作 者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听例段

(二)写作阶段

1、 学生读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2、 学生讨论、思考

3、 45分钟快速成文。

作文讲评

一、讲评目标:

1、 认识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解决

2、 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讲评过程:

1、 文章的优点:

(1)、题目新颖 ,体裁是散文。

(2)、内容真实,感人至深。莫先乎情,只有自己的 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且不论文章写得是否成功,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叙真事,抒真情。

2.缺点:(1)、格式不正确。大部分同学署名没有写在一行上,此致、敬礼的格式不对。

(2)事例的选择过于陈旧、古老。例:送雨伞,棉衣、送上医院、洗衣、做饭等,虽说是要求学平 常生活中的 小事,但是要把古老的话题写出新颖独特,不是一般的文学功底,因此选材是关键。

(3)语言不真挚感人。大部分同学的作 文读了不能催人泪下,要让父 母看了确实感动,或认为做的不好。

3、 措施(1)、听读优秀作文。

(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找出文章 存在 的问题。

(3)交流,批改。

以“感受亲情”为话 题作文

四、 写作目标:

1、 初步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学习细致观察生活,感受亲情回 报爱。

3、中心明确,突出亲情,语言真挚感人。

五、 写作重点、难点:

目标2

六、 写作过程:

(一) 准备阶段

1、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一个人显得多么渺小而孤独,是亲情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勇气, 让我们心中充满光明和力量,作为中学生,在我们 成长的里程中,处处有父母精心的呵护,处处有父母正确的引导,处处有父母无私的牵挂,处处有父母关注的目光,处处有父母的无言的支持……这浓浓的亲情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了么?

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记叙文,600字。

2、写法点拨。

如何展示情感的真实信度?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感情。作者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听例段

(二)写作阶段

4、 学生读《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5、 学生讨论、思考

6、 45分钟快速成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4

一、导语

1、同学们!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将相和》里面有两个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廉颇凭借几百次战功位居上将,而蔺相如仅仅凭借“完壁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口舌之利位居上卿,廉颇不服气,非要和蔺相如比个高低,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多次忍让,最终廉颇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折服廉颇的是蔺相如的精神和灵魂。人类的灵魂到底可贵、珍贵、高贵在哪里呢?相信学了我国当代学者周国平的文章后同学们会有所了解。

2、不过,请同学们先不忙去了解周国平的想法,我先来了解同学们的想法。人的灵魂有高贵、平庸乃至卑鄙之分,那你认为人的灵魂高贵在哪里?

答:有爱心、富有牺牲精神、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诚实守信等等

3、题目中的“高贵”能否换成“高尚”?

“高尚”往往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形容灵魂通常用“高贵”。

二、拎清观点并理清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这个论点的?

(1)、题目点出来的。所以议论文,有时题目就点出了论点。

第一小节中的有关语句。

(2)、引用名言,并在分析名言过后得出本文的论点。这是什么论证方法?引证。

(3)、背诵这句名言并讲解。

人是脆弱的,任何一场疾病或一场意外都可夺去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曳的柔弱的芦苇,但人又是不可战胜的,是无比坚强的,因为他会思想。

2、周国平认为人高贵的灵魂体现在哪里?

(1) ①找出有关语句,总结得出“爱自由的思想”。

②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点?例证,举了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的例子。

③这些优秀人物把思想的权利看作生命的价值,他们为了思想的自由,不屈从于权势,更无惧于死亡。你能举出其他的人物或名言吗?

如为了言论思想的自由而被权势处死的苏格拉底;为了真理甘受火刑的布鲁诺;法国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等。

(2) ①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

②用什么论证方法?同样是例证,举了王尔德的例子。

③介绍王尔德其人和犹太人教育子女要爱书爱知识的故事。

④你所拥有的房子车子钱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你很容易因为某种缘故而丧失它们,唯有你学到的知识和从中养成的思想是永远属于你的,只要你不愿意,任何人都夺走不了。所以明智的人,高贵的人应该养成以求知识为荣的意识,要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

(3) ①有着纯正的追求。

②用的什么论证方法?也是例证,所以全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就是例证。举了少女专心读书和青年画家参看名画展览的例子。

③前面举的都是名人的例子,这儿却举了普通人的例子,能否去掉或换成名人的例子? -

不行。那些都是名人的事例,没有普遍意义。有这两个事例说明普通的人也能拥有高贵的灵魂,使论述更严密准确。

④“动人的光彩”指什么?在大多数人都追求物质生活的社会中,能坚守内心对精神的追求,不被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如,当一个班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学习是得过且过,但却有一个或几个同学内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顾周围环境的影响,依然能不放松自己的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学习,那我们就说,这个同学的灵魂是高贵的。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不要把大好的青春时光白白地耗费掉。

背诵这句话。

3、最后一小节能否去掉?

揭示了一个十分普遍也十分严重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为了物质享受而放弃自己灵魂的追求,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精神空虚,迷失自己。这一节从反面再次强调了人要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让自己的灵魂高贵。

4、区别这几句话中“灵魂”的含义(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楚本文所论的“灵魂”的含义):

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自由独立的思想②他的灵魂深处有一丝忏悔:心灵③他是这个组织的灵魂人物:指这个组织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人物④他的灵魂已飞升天堂了:宗教迷信中指离开人的躯体而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东西。

5、课后请模仿周国平分角度来论述的方法,同样以《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题目写一篇练笔。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第四课《猫》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

,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贪玩”、“尽职”、“任凭”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 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生---预习课文

师---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学校确立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价值体现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一、 学法导课。

1、 同学们,当你遇到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是怎样读懂它的?

2、

3、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读,圈,画,批等) 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有这么多好的读书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第15课《猫》。(板书课题)

二、 出示预习题。

1、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与众不同,它给你

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古怪、淘气)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只猫,了解它的特点吧! 我们一起读读预学题。(出示幻灯片2)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书和笔,用这些方法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三、 学生自学。

1、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2、 教师巡回指导。 同桌互相检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四、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