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级教案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案例评析

本文已影响 2.61W人 

导语:《月光启蒙》原名《月光母亲》,是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章选进教材时有改动。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案例评析

一、精读课文

1. 品悟“美妙”

(1)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到孙友田儿时的篱笆小院,感受他眼里最美的时辰。(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师:大家一起来读。(课件在插图上逐行出示文字: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唱起动听的歌谣:)

(3)师:在孙友田眼里,他童年的夏夜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美妙)

(4)师:美在哪儿?

● 生答:“暑热散去了……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相关内容。师引读:对呀,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板书:夏夜)——(课件变颜色提示引读内容)(生读)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师:还有哪儿是美的?(指母亲插图引导学生)

● 生答:“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唱起动听的歌谣”相关内容。师引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课件变颜色提示引读内容)(生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唱起动听的歌谣:

2.品读歌谣、童谣

l 歌谣美妙

(1)(原插图画面飞入两首歌谣,生接着读)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给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2)师:你喜欢哪首歌谣,说说你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第一首感受母亲的勤劳朴实;第二首寄托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师:听,母亲唱起来了!(播放课件,聆听歌谣)

(4)师:母亲的歌声怎么样?(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等相关内容体会)(板书:歌声)

(5)师: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母亲歌声的美?(引出“芳香”)

(6)师:平时我们多用芳香形容什么?文中用来形容什么?

(7)师:母亲甜美的嗓音就像那花儿的芳香令人沉醉,你们能把这芳香的音韵读出来吗?(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一句,读出美感)

二、情境创设,体验“芳香”

体会“芳香的音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种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借助真实的感官体验。师生共同创设“母亲搂着我吟唱歌谣”这一情境,教师深情的无伴奏吟唱,瞬间改变了现场的温度。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已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沐浴着母亲浓浓的爱,宁静的歌声所带来的芳香音韵。此时此刻,教师不用过多解释什么是“芳香”,而这种芳香音韵,已经香在教室里,香在学生的心底里。

l 童谣美妙

(1)师:歌谣是美妙的,童谣更是充满情趣。(课件出示三首童谣)

“小紅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2)师:自由读读这些童谣(生自由读)

(3)师:你喜欢这些童谣吗?为什么?(童谣幽默、风趣、押韵等,师用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的韵脚: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

(4)师:来,咱们用上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拍手,可以跺脚,把这些童谣再一起读一读。

(5)师:多有趣呀,这些明快、风趣的童谣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把我们带进了想象的世界。

三、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在教学童谣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去读文中的三首童谣,想想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读?学生读得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再由此想到小时熟悉的童谣。由熟悉的童谣感受到童谣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情感的迁移。诵读童谣洞开学生的心门,引领学生到达了情感彼岸,教学点化和润泽了学生的情感,使得课堂绽放出朝气蓬勃的活力。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