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下《月光启蒙》教学实录

本文已影响 7.99K人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月光启蒙》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月光启蒙》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

3、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启蒙的内涵

2、感悟母亲对作者的启蒙教育,体会母亲对作者的爱以及作者对于母亲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质疑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

生:齐读《月光启蒙》

师:月光是那么的柔和,我们再读

生:(柔柔的)齐读《月光启蒙》

师:上节课我们已发初读了课文,回忆一下母亲在月光下都为作者做了哪些事情。。

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教师板书)

他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啊,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是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你们知道长大后的孙友田怎么样了吗?

教师指名读:

长大后,孙友田成了一名煤矿工人,生活也很苦,但他白天干活,晚上坚持学习写作,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

师:作者的成功与母亲月光下的启蒙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回到作者那难忘的童年夏夜。

(二)以读促思,感悟启蒙

同学先自己来读读母亲吟唱的两首歌谣,喜欢的可以多读两遍,看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呀,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歌谣站起来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或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第二首,谈感受。

师:歌谣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幻想的世界,谁还有别样的感受?

生: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能读一读吗?

生:凤凰凤凰……

师:是啊,凤凰是传说中一种吉祥的鸟,落在梧桐树上就会好事连连,咱们一起有感情地来读读这首歌谣,再来感受那美妙的画面、美好的向往。

生:齐读。

师:读得真美,还有一首歌谣谁喜欢?

生:月亮出来亮堂堂……

师:读了这首歌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谈感受。

能把自己的感受融进歌谣来读一读吗?

凉爽的夏夜,皎洁的月光,再加上母亲这动听的歌谣,怪不得作者觉得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教师范读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听——母亲的歌声从篱笆小院里传了出来。

播放母亲吟唱的歌谣。

听着母亲的歌声,你有怎样的感觉?

生: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师:你的感受可真丰富,体会得可真细腻啊!

生:甜甜的、柔柔的充满了母爱,很舒服。

师:你小时候你母亲也应该是这样为你唱歌谣的。

生:如同天籁之间隔世而来,很纯、很美。

你体会得很独特,非常可贵的想法

我师很欣赏你这种反思能力

为他的回答鼓掌

看得出你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孩子啊

师:(露出赞许的笑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那么作者听了母亲的歌谣后究竟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快速到文中去找一找。

(全班交流:第4自然段)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怎样读才能把芳香的音韵飘满了小院呢?那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让我们感受一下这芳香的音韵。

生:读

师:你让这芳香的音韵飘满了教室。

师:香味传得更远了

师:听母亲的吟唱是一种享受,听你的朗读也是一种享受啊!

师:读到这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我”是怎样的听母亲唱歌谣吗?

生:依偎在母亲怀里,认真地听。

生:趴在母亲的腿上,闭着眼睛。

师:让我们再读这段话,作者为什么说是“芳香” 的音韵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联系我们刚才的朗读和歌谣想一想。

生:歌声甜美、芬芳。

生:陶醉其中,超越听觉与嗅觉的`界限。

师:从“芳香”中我们品出了歌谣的轻柔、甜美,品出了作者的痴迷、陶醉。来,同学们,拿好书,让我们一起回到那美妙的夏夜,重温母亲歌谣的甜美。

(全班轻声齐读第1——3自然段,配上轻声的音乐,教室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师:从刚才的交流与朗读中,老师欣喜地感觉到:同学们已经完全走进了那个凉爽的夏夜,像作者一样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尽情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那么母亲怎么会拥有那些动人的歌谣的呢?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反馈)

“黄河留给家乡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里有两个长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两个长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第一个是生长,第二个是流传、孕育。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

师: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虽然土地贫瘠,(但是一首首精美动听的歌谣却从这片深情的土地里蕴育出来,像月光般洒在人们心里,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但是人们勤劳智慧创造了大量的歌谣,这歌谣文化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精神与血液,母亲用这些歌谣……

生: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我那原来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齐读)

你觉得母亲用歌谣还把_______________,伴着月光给了我,让我那原来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文学的种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智慧、知识、想象……)

她真是我的启蒙老师。

2、学习神话故事、童谣、谜语。

除了听母亲唱歌谣,母亲还给我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请大家快速地浏览后面的部分,看看我从中又受到了怎样的启蒙?有怎样的感受?

(1)读故事

师:如果你是作者,听着母亲给你讲的故事,望着高深莫测的夜空,你会想到什么呢?或者仿佛会看到什么呢?

生 :

师:母亲就是用这些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启迪着我的想象,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

生:“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月光下的母亲就像一尊玉石雕像呢?

生:晶莹、剔透、完美

师:多么的圣洁

生:漂亮、善良

师:在孩子眼里母亲是最美的。

生:

师:看来母亲的美已经深深扎根在你的心里,好,请你读好这句话。

生:读

师:多美啊,我们一起读!

(2)唱童谣

谁来读读这些童谣(生读)

听了这些童谣,你有什么感受?(生反馈)

想象如果你是作者,你当时会怎样?(生反馈)

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和着拍子再一次去读一读这些有趣的童谣吧!

小的时候你母亲给你唱过什么样的童谣

童谣唱过了,作者还是不想睡,还要缠着母亲猜谜语

(三)拓展延伸,探究课题

在夏夜的月光下,“我”常常沉醉在恬静的月光里、亲切的母爱中,忘却了时间,丢失了睡意。是母亲用优秀的民族文化给我播下了爱文学、爱生活的种子,如今,作者已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那是因为母亲从小给了他――(指读课题)他对母亲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们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我满怀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诗一般的语言。

是您用那一双勤劳的手

为我打开了

民间文学的宝库

给我送来

月夜浓郁的诗情。

感谢您母亲

是您让明月星光

陪伴我的童年

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感谢您母亲

是您在月光下

唱的那些

明快 含蓄 流畅 风趣的

民歌 民谣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飞向诗歌的王国

其实,这篇文章在入选我们课本的时候,省略了一个部分,在这里,我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也许听完后,你会有另一份的感动。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面对着恩重如山的母亲,面对着如今只能对着自己傻傻微笑的母亲,作者泪流满面……他是多么想唤起母亲的记忆,他是多么想附在母亲的耳边低声地扣问:母亲你可曾记得月夜为我深情吟唱的童谣,母亲你可曾记得……

现在母亲的记忆已经成了一片空白,所有的一切她都不记得了,这无情的事实让诗人满心酸楚,从而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写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月光启蒙》。

大家想一想,明明是母亲的启蒙,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为什么要以《月光启蒙》为题目呢?月光和母亲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A、月光是柔和的,母亲也是很温柔的。

B、月有光。我喜欢看月夜,看月色不分贫富贵贱,分摊给每家每户,照亮了大地。母爱也有光。母亲在清苦的日子里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童谣,让我知道了面对艰难困苦,也要充满热情地生活,永远有追求。母爱有光,母亲为“我”点了一盏心灯,照亮了“我”以后道路。

C、月光无声。母爱也无声。还有她自己,那份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就如唐诗中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月光充满着诗情,充满着智慧。多少年过去了,孙有田只要想起家乡,想起母亲,就会想起母亲带给他的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就好像回到了那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好像回到了玉石雕像般的母亲的身边......

母亲的歌谣响起......

(四)学生练笔,感受母爱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们的妈妈也同样深爱着你们,可能你们并没有体会到,是啊,也许你还在为饭菜不可口而大发脾气,也许你还在为母亲唠叨而抱怨不止,可是,你是否看见母亲她那忙碌的身影,你是否看见她那担忧的眼神,你是否看见那悄悄爬上的皱纹与那新增的白发,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吗?以“母亲,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