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荐作文

少数民族的作文(通用41篇)

本文已影响 2W人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少数民族的作文(通用41篇)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明深厚。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傣族是其中之一。傣族有很多节日,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泼水节,人们在泼水节接触到水花,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傣族泼水节通常在农历四月举行,持续三到四天。傣族泼水节是如何传播的?时至今日,傣族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古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凶神恶煞,人们自然对他恨之入骨,但什么也对付不了这个恶魔。后来村里七个善良的姑娘发现魔鬼的弱点是头发,她们商量着怎么杀魔鬼,怎么杀人。一天晚上,勇敢的女孩杀死了魔鬼,但当魔鬼落在他头上时,它会燃烧起熊熊大火。这时候,为了不伤到人,女孩立刻轮流把头捡起来,每年换一个人抱着头。更换时,人们会在抱着头的人身上倒一次水,以洗掉血液、疲劳和厄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大早就聚集鲜花和绿叶,在寺庙里崇拜佛像。用清水“浴佛”——,佛像被灰尘冲走一年,带来好运。“佛浴”结束后,集体泼水活动开始。一群年轻男女提着装满水的水桶,蜂拥到街上。他们看到人就泼水。难怪傣族人常说两句话:“泼水时,傣族兴旺”,“泼水时,终身幸福”。

泼水节第三天,泼水节最精彩的节目将从——艘龙舟开始。那一天,穿着节日服装的人们聚集在河边观看和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河上停泊着各种各样的龙舟,几十名参赛者坐在上面。命令一响,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走了”。海峡两岸到处都是锣鼓喧天、号角声和观众的欢呼声。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放手》是泼水节的另一个节目。“高盛”是指傣族人制作的烟花。竹竿底部加入火药等配料。燃放时,烟花在空中绽放,耀眼而美丽。人们不禁鼓掌!

美丽独特的水花在空气中绽放,洗去人们的厄运、热血和疲惫,让他们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生活。

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高云淡,碧绿的大草原无边无际,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就生活在这里。

毛泽东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确,蒙古人精通马术、箭术,能征善战,创立了元朝;他们曾经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但是蒙古人只是一勇之夫吗?那就错了,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游戏,有节日和歌舞,他们非常热情好客。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十分“彪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奶和肉。蒙古人特别爱喝马奶,通常是现挤现喝,颜色洁白,没有任何杂色。马奶加热后,醇香立即弥漫在屋内。你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丝滑的马奶在口中打转,味蕾上的感觉让全身都放松下来;马奶顺着食道滑了下去,全身都变得暖和起来;马奶不仅味道可口,也非常利于健康,可以补充钙和蛋白质。

蒙古人特别爱烧烤,经常吃羊肉串、羊排,甚至烤全羊。想象一下,一盘烤羊排端到了你面前,成色金黄,脆皮上还冒着油。你听,还能听见嗞啦嗞啦的声音!羊排上附着许多孜然粉和酱料,它的香味钻进了你的鼻子,你迫不及待地开动了,咬下一块肉,羊肉的火候刚好,表皮香脆,瘦肉不老,肥肉不腻!

蒙古族不但美食色香味俱全,他们的建筑也独具一格。他们都住在圆圆的蒙古包里,一个一个,就像镶嵌在草原上的珍珠。蒙古人在蒙古包里饮用马奶酒,或是拿起马头琴弹奏一曲,放声歌唱。热情好客的他们也会在蒙古包里会会朋友,喝上两杯,吃烤羊肉,十分惬意。在节日里,大户人家会举办盛大的`宴会,在蓝白色的蒙古包里,大家豪饮着马奶酒,放声大笑,有时喝上了兴子,会在外面点起篝火,围着它跳起舞,跳累了就坐下歇会,直到大家都尽兴而归。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就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天堂!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从古至今汉族和其他各族之间的交往和战争与国家兴亡有密切关系。

一·汉与匈奴

西汉时,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出现了匈奴族,匈奴人善于打仗经常骚扰西汉边境,西汉早年因国力不强,只能与匈奴议和。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大胜而归,收复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匈奴被迫西迁。到了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汉元帝把“国家第一号美女”,有落雁之美的.王昭君许配给了他,两国和平相处。

二·唐和其他各族

唐太宗是一个喜欢和平的皇帝,为了促进汉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利用当时国力,和回鹘,突厥,吐蕃,南诏等国建立友好关系。尤其是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唐太宗把自己的女儿文成公主嫁到遥远的西藏,还带去了无数奇珍异宝,史书,工匠,蔬菜种子,医疗工具等,有便于加强汉文化的交流,从此唐朝先后与6个少数民族建立友好关系。

古代讲究以和为贵,作为现代人我们应当讲求和平,对反对祖国团结的不法分子要持有坚决抵抗态度。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4

看着四周单一的高楼大厦,似乎都没什么新意,不如让我们去看看少数民族民居

白族民居

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他们的房子多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

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绘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等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也都很讲究。

还有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十分精致。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蘑菇房

蘑菇房?没听过吧。这是云南哈尼人的民居,它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呢!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

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蘑菇。

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分二、三层的蘑菇房在建筑设计上别有风韵:前廊与正房前墙相接,耳房与正房两侧相连;前厅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实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纳凉又可晾晒收割的农作物,别看他样子不大,作用可不小呢!正房二层全部用泥土封实,然后在三四米高处铺盖茅草顶。

蘑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乡壮景。

如果你对这些少数民族民居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哦。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5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一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瑶族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是我们的家人,那么对瑶族的风俗习惯你了解多少呢?下面随着我一起去领略瑶族的风俗习惯吧!

瑶族的礼仪

来到瑶族,你一定会受到这里人们的热情款待,因此这里的礼仪是你必须知道的吆!瑶族招待客人的典型礼仪是“挂袋子”和“瓜箪酒”。所谓的“挂袋子”就是你到一家里去做客,如果你把袋子挂在了这家的堂屋正柱子上,就表示你要在这家吃饭;如果你把袋子一直放在身边,吃饭的事情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去瑶族做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袋子放在哪里呀!否则很可能会没有饭吃的吆!所谓的“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秘制酒水,在吃饭的时候,主人会不断地给客人夹菜敬酒,这时客人不要拘谨,要开怀畅饮,这样主人才会感觉你看得起瑶家,心里会非常的高兴。

瑶族的食俗

瑶族的饮食习惯主要是以冷食为主,这样便于他们携带和储存。瑶族人比较喜欢吃虫蛹,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虫蛹。例如:蜜蜂蛹等等。瑶族人还喜欢喝酒,他们大都会自己家酿酒,因此来瑶族,一定要练好自己的酒量,不然你会被这里的人们灌醉的吆!如果说来到瑶族吃肉,那么你一定会吃到腊肉的,在这里腊肉是每家都有的菜肴。

瑶族的文化生活

瑶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后,他们喜欢讲一些民间的神话故事、民俗故事等等,瑶族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和舞蹈。瑶族的乐器有铜鼓、皮鼓、独弦胡等等,在瑶族的各大节日里,主要是以敲击乐为主要的.庆祝方式。其中他们最精彩的舞蹈是麓瑶族的舞蹈,这种舞深受当地人民的喜欢,如果有机会你也可以跟着他们尝试一下,感受瑶族的文化生活的多彩。

听了这么多瑶族的风俗习惯,是不是已经心动了,那就赶快带着你的家人和朋友行动起来。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伴着这熟悉的歌曲,我想起了我们小学一个班的少数民族同学,而我最先想起的就是我们班唯一的维吾尔族小伙伴——考赛尔。

考赛尔,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他的汉语说得很好,仿佛他就像汉族一样。他和我们相处得很融洽,而我们也没有因为他是少数民族而孤立他。

在课间里,我们经常受到他的帮助,比方说有一次,我们数学课代表,抱着沉甸甸的作业往班里走,路上碰到了考赛尔,他一看到就走了过来说到:“我来帮你抱吧”。

他的热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他还经常在不是他的.值日时,帮别人擦黑板、擦墙围、换水……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总是抢着做,而李津老师也总表扬他乐于助人。

在学习中,他虽然学习不太好,但他从没有气馁,他总是虚心好学,不会做的题,他都会向我们请教。就像这天,他有一道题不会做,他就开始问我,我仔细的给他讲,他也认真地听着,直到懂了才肯罢休。

在体育上,考赛尔也有突出的表现。跑步、跳绳、跳高都是他的强项。而且他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的接力跑和短跑项目上,都帮我们班取得了荣誉……

我们和少数民族相处得很融洽,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一样。希望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7

“沙沙沙……”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是那样悦耳,均匀的笔墨在白纸上显得那么悦目,同学们都在埋头写字,却只有我在那里左顾右盼,英语作业本上白白的一片-我的钢笔没墨了。

我的英语杨老师有个硬性要求,考试和写作业都必须用钢笔书写,绝对不能用中性笔,我想可能是杨老师为了让我们写的单词更好看吧。这次,可真的不巧,我唯一的钢笔没有墨水了,笔袋里其它的都是些花花绿绿的中性笔。

我故作拿书的样子,快速转过身,慌张地看着我后桌的同学,小声地问:“有没有多余的钢笔?”回答我的只是写字的沙沙声,我以为他没有听到,又赶紧问了一句。

这次,他才抬起头撇了我一眼,眉眼间满是不耐烦,惜字如金地丢给我一个字“没”。我失望地转回身,准备伸手去戳前桌同学的'后背时,发现杨老师正用严厉的眼光盯着我,我只好不甘心地把手缩了回来。

看着我左边的窗户,又看看我右边的同桌,心中真是充满了无奈。如果我向同桌借笔他能借给我吗?我的同桌是个刚转学过来没有几天的维吾尔族同学,从他转学过来到现在,我还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呢。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刚轻轻地用胳膊肘碰了下他,他一下转过头看着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我一惊,这响应也太快了吧。我尴尬地说:“那个……请问你有多余的钢笔吗?”“奥,你要是早点问我就好了,刚才我把钢笔借给另外一个同学了。这样吧,你把钢笔给我”他仿佛不知道我之前的举动,轻松地说道。

我不知所措的把钢笔递给他。只见他接过钢笔,扭开我们两个钢笔的笔管,把他钢笔中的墨水缓缓地挤到我的钢笔里!

墨水就这样到了我的钢笔里,我好像还在梦里似的,呆呆地接过钢笔,连声谢谢都没有说。虽然是一样的墨水,一样的墨水颜色,但是感觉就是不一样的……

今天,看着宣传栏中的民族团结手抄报,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件事,想起了我的维吾尔族同桌,我感觉我与他的故事比也正如手抄报中的民族团结的事迹一样感人!

当我自己和少数民族同学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他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帮助我。其实他早就已经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中了。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8

苗族是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有八九四点五万人,为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大部份分布在中国西南或中南省份,苗族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服装十分有特色,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衫,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副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和女式服装比,男式服装更简单,男子上身一般穿对襟或大襟短衣,下身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或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羊毛毡。

黥东南苗族服饰不下两百种,是我国和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

银饰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苗族银饰,也堪称中国民族文化之一绝。苗族善制银器,能设计制造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饰物。苗家女子装,必然配有银饰——头戴银簪,银梳,三五束银铜花,数朵垫头巾的银花牌,两朵银花鬓夹以及银耳环,此外,还须有银项圈,银手镯,银披肩,银戒指。

通过这次习作,我对苗族有了更深的了解。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9

有一个美丽的少数民族——瑶族。瑶族的服饰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传统特点,尤其是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

瑶族姑娘十分美丽,擅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边都绣有精美的`图案。头发绕于头顶,用五色细珠围着。苗族的小伙子,喜欢用红布或青布包头,穿长袖衣,斜挎白布“坎肩”,下着长裤。瑶族的男孩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九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衣服上的图案表达了瑶族人民多种崇拜的心理特征。

瑶族头饰颇具有特色,瑶族人民创造了许多多姿多彩的头饰,他们头饰可漂亮了!瑶族男女老少都留长头发。茶山瑶女子戴三对翘翅大银板;花瑶女子戴狗头冠,盘瑶女子则戴锦绣帽,那帽子绚美多姿,美不胜收;大排瑶男子蓄发挽髻,头包红布,插饰野鸡尾;蓝靛瑶男子则喜欢戴编制精美的马尾帽。再加上耳吊铝、锡、银制的耳环,脖子上数个项圈,这就更体现出瑶族服饰的美了!

这就是瑶族的特色服饰,我热爱这民族的服饰,更热爱这个美丽的民族。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0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就像五十五朵艳丽的花,散落神州大地;就像五十五颗闪耀的星星,坠入在祖国的怀抱中。在西北就有枝艳丽的花、闪耀的星星——回族。

说到回族,首当其冲他的美食了,有手撕羊肉、臊子面、馓子……其中独具特色家喻户晓的是羊肉泡馍。羊肉泡馍虽不是回族人发明的',但回族人却把这食物改善得淋漓尽致,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吃羊肉泡馍可是要自己动手的,要先把两块馍掰碎,越小越入味,把馍丁倒入烧滚得羊汤里,撒上葱、香菜、羊肉、粉丝,很快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便出锅了。青中带白的葱,青翠欲滴的香菜,晶莹剔透的粉丝,粉红粉红的羊肉,淡灰色的羊汤,旁边放着一碟甜蒜。这么美丽的外表不竟让人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拿起筷子来,“呲溜”一声泡馍和羊汤一同游进了你的口中,汤与馍在你口中不停地翻滚翻滚,那馍丁十分有嚼劲,它筋中带韧,韧中带筋,汤鲜美无比,它鲜中带咸,咸中带辣,回味无穷!再吃上几片羊肉,顿时飘飘欲仙,腾云驾雾,让人欲罢不能。如此美食正是勤劳朴实的回族人民打造出来的。

回族的服装也是别具特色,他们男子头戴一顶白色的圆帽,身穿有许多图案的大褂。女子则头上戴着发罩,身披丝巾。服装的特点与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有关。

回族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古有胆识过人、七下西洋的郑和,有备官上疏、直言皇上的海瑞;今有口若悬河的撒贝宁,能说会道的曹云金……这些勤劳勇敢、智慧朴实的回民,用双手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回族。

回族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在神州大地尽情绽放;回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在祖国的怀抱闪闪发光。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1

记得在我四岁上幼儿园时,老师问我们:“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小朋友都回答对了。

“你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呢?”老师又问。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

然后老师又告诉我们还有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毛南族、水族等等。

这时我突然想到有一个族老师没有说到,那就是腐竹,于是我举起了小手,“老师,我还知道还有一个族叫腐竹”。这下把老师和同学们逗乐了。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2

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您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民间对歌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潇洒。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节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奠活动。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3

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比如,满族人民喜欢吃沙琪玛。而沙琪玛则是由米、糖、油等材料制成。吃起来简直能让你回味无穷,而且,你的嘴里还会有数不尽的香味。其令人惊讶的'是,满族人民穿的衣服和古代朝廷穿的衣服无比相像。因此,满族人民也成为了国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壮族的风俗是,每当三四月份就要吃壮族传统的五花糯米饭。五花糯米饭咬起来糯而香。看起来五颜六色的,真是五花八门那!壮族每当过年的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饺子了。饺子的内部有葱、肉等做馅。饺子皮薄薄的,真像一层砂纸啊!壮族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南部地区。

啊!各个民族的风俗好奇怪啊!我一定要学好各种各样的语言,好跟他们交流交流!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4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回族,也是祖国未来的骄傲——一名中学生。

我想我是自豪的,因为有了我们这些少数民族,祖国变得统一,更加拥有了文化内涵。

学习很好,会弹钢琴,会画画,会唱歌,性格开朗活泼,很多人都很喜欢我,一个英文名叫Sunny的女孩子。我一直认为我是很棒的孩子,在学习了关于中华民族的知识后,我很骄傲的说我是回民,我认为同学们会给我一些友好的回应,可是——同学们或露出了鄙夷的神色,或对我发出“真看不出来”的议论,我有些难过,少数民族有错吗?

回族在我们这里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少,而且我家乡回族的人很“口”(“口”的意思是爱吵架),大家都挺反感的,可我有错吗?

Bird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告诉我其实我很优秀,我并不是那种人。我知道他对我很好,是为了安慰我才说的。我真的很想告诉那些同学,其实回民很棒的,我们有很丰富的文化!

我的妈妈也是回民,她很能干,也很美丽。我们城市的大多数道路都是妈妈一手建设的',妈妈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我开始从妈妈那里学会一种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惊叹,这样自然而然的别人就会刮目相看。

我要努力的像妈妈一样,向别人证明我的能力。

我是少数民族,我骄傲!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5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5个。贵州就有49个少数民族。暑期我去贵州旅游,令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少数民族就是仡老族和苗族。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仡老族。仡老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老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我们在道真体验了他们的.三幺台,所谓“三幺台”指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

第一台——茶席,主食为油茶,以喝油菜为主,并伴以果品糕点等佐食饮用。茶席的目的,一是给亲友或宾客接风洗尘;二是亲友和宾客们走累了,也饿了,饮油茶解解渴。

第二台——酒席,主要以酒为主食,喝的酒是自家酿造的咂酒和苞谷酒。以及当地自产的熬酒、夹坛酒等。

第三台——饭席,以米饭为主食,下饭茶十分丰富,有灰豆腐果、油豆腐、炒豆芽、笋子排骨汤、扣肉等“九碗十盘”大菜。

而另一个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苗族,苗族女人穿的衣服和脖子上都会配有银饰。我们汉族结婚都要穿红色的衣服,而苗族人结婚时穿的却是深蓝色的衣服。通常苗族的母亲们会在她们女儿出嫁前七八年就会开始准备出嫁时的嫁衣,全套衣服及头饰都是纯手工打造,价值十几万哦。

苗族另一个特色就是千人长桌宴。千人长桌宴是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历史了。通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户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

虽然各民族语言、服饰不同,但都有一颗火热的心,56个民族永远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6

傣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是西双版纳头顶上的桂冠,也是云南一颗神圣的明珠。傣族有三大绝:建筑绝!美食绝!服饰绝!

踏上傣家的土地,你就进入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一丛丛凤尾竹,一大片油综林,唯有丛林深处传来的那一两声鸡犬声,显然竹林隐藏在这苍翠的绿色之中了。竹楼是傣竹传统的建筑形式,十分别致。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种植花木果树,养殖牲口。主楼有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好不典雅。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清雅美观,在室内坐着,定会觉得微风徐徐,花果飘香。

要说美食,何不品尝一下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饭呢?其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口感柔韧,更有腊肉拌在其中,青豆更添加了一分鲜味。黄的黄,红的红,青的青,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口味极佳,嚼一口,甘美的米饭,鲜美的腊肉,脆嫩的豆子,总就一字儿:“绝!”更有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竹清气,令人陶醉于它的美味。傣家菜的特点是清淡,开胃。既如此,就来了解下牛撒脾吧。牛撒脾的汤是绿的,菜是绿的,既有苦味又有清香,既有肉鲜,又有蔬菜的清香,喝一口,令人神清气爽。

傣族服饰最为特别,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男子服饰显其英俊潇洒,女子以腰细为美,因此穿着窄袖短衫,下身套着长筒裙,紧紧裹住身子,显其修长苗条,不论走路做事,都给人一种俊俏、飘逸的感觉。

悠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川,葱翠的竹林,清澈的河流,不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这就是令人向往的傣族!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对每一个民族都充满了好奇。

在众多少数民族中,我最喜欢的是傣族。

为了了解傣族,我查阅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傣族吧。

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现有人口12.5万人。

傣族的男生,服装都差不多,都穿无领对襟,大襟小袖短衫,下身穿着长管裤,头上蒙白布、水红布,或用蓝布包头。女生的服饰颜色各种各样,外形都是一模一样的,上身穿着小短袖,露出一点肚脐眼,下身穿着长到踝脚的裤裙。男女一起翩翩起舞时最让人赞叹!男女配合得天衣无缝,十分默契,总让人看得入神,一场场的演出都结束了,而人们还陶醉其中。

傣族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到泼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带着自家的塑料桶或大大小小的盆子来到空地上。人们先分为几个队,先举行“背新娘”比赛,谁先把“新娘”背到指定的`地点谁就赢,或者用头顶着水桶,把桶里面的水能准确地倒到桥那边的桶里谁就获胜。这些“热身赛”过后就是重头戏“泼水”了。人们都举着泼水的用具,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朵朵水花串串笑,他们沉浸在笑声的海洋里,沉浸在幸福的时光中!

水花在人群中绽放,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晶,这些水晶仿佛记忆着欢声笑语和这难忘的节日……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8

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显得不再寂寞,可只有一朵白云,又如何装饰整片蓝天;广阔的大地,因为有了鲜花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可单靠一朵鲜花,又怎能打扮整个春天。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五十六朵白云,一朵陪伴着另一朵,一起点缀着祖国这片蓝天;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鲜花,一朵连接着另一朵,一起装点着祖国这片大地。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这个星球上有一个团结的国家,我的家乡——新疆就在这里。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

清清流的和布克河,巍巍的赛尔群山,这是我可爱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的`县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那里四面环山,山上绿草如茵,安静而美丽;那里的天空像大海一样蔚蓝,雪峰在阳光下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芒,无数条溪流织出了那里的一片锦绣,苍翠如塔的松林遍布河山。这是一块如诗如画的土地,他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民族,这里是游牧民族天然的牧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人们的生活写照。蓝色的天,绿色的草,山上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还有四处“散落”的羊群,都是这里独一无二的景色。

或许是因为这里独特的环境,在这里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热情好客的蒙古族、豪爽的哈萨克族等。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涯中,一个班只有不到十个汉族同学,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

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大家都用汉语交流。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在学习上有些地方理解不同,大家在一起讨论,倾听对方的观点,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汉族同学会辅导少数民族同学学习汉语,他们也会耐心教我们他们本民族的语言。

在古尔邦节(一个属于少数民族的节日),我和其他同学结伴一起到哈萨克族同学家为他们祝贺。大家一起领略千年时间孕养出的文化习俗,感受不同民族之间的热情相待。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也学会了蒙古族的舞蹈——萨吾尔登,让我领略了英雄史诗《江格尔》的豪迈,让我有幸能够穿上蒙古族的服装和他们同台表演。

在那里我还拥有了一个哈萨克族朋友——玛萨特。那个冬天,刺骨的寒风无情地撕扯着干枯的树枝,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地上堆积的洁白的雪还未融化,一片银装素裹……那时我刚来到那个班级,她是班里的班长。她的皮肤很白,眼睛大大的,有一头黄色的长发。一个课间,她拉着另一个维吾尔族女孩走到我面前,笑了笑伸出手对我说:“你好,我叫玛萨特,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那一刻,窗外阳光灿烂。她是我在班里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朋友,慢慢的我们发现我们虽然是不同民族,但我们有很多相同的爱好,我们的友情也不断加深,渐渐形同姐妹。那个冬天,总能看到有两个发色不同女孩,穿着厚厚的棉袄,围着围巾,戴着帽子,手牵着手,在马路上一边走一边笑。寒风依然刺骨,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

奶茶飘香,马奶酒可口,共同浇灌着着民族团结之花;琵琶声响,马头琴悠扬,共同唱响了民族团结之歌。让我们用心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精心呵护它,看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19

——记云南民族村吃过午饭,对云南极为熟悉的姑父、哥哥带着我家三口,来到了座落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少数民族村游览。听姑父说,云南的少数民族村里山青水秀,民族风情浓郁,令人向往。来昆明旅游的游客都要到那里去。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一组白象群雕,栩栩如生的白象仿佛正在玩耍,好像在对您说:“欢迎您光临云南少数民族村。”突然,我们听见一阵悦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于是顺着音乐传来的道路走进了“音乐的天堂”——佤族村寨。

佤族人民的祖先是牛,因此有一个牛头广场。这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网,祖先的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人民是音乐的天才,他们发明了许多乐器,如木鼓(在一个粗壮的木材上凿一条又深又宽的沟,用木棰敲打木材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竹琴(用一条线把几根不同长短的竹子连在一起,用木棰敲打木材也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等等。

走过佤族村寨,我们来到了布朗族村寨。布朗族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在一片土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葫芦。有一天,这个葫芦炸开了一个窟窿,从里面走出了一群人,这就是布朗族人。于是布朗族称自己是“葫芦里走出来的人”。所以,布朗族人的家庭里都要放上一个葫芦。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0

我国有56个是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祖国闪亮的一角,我们应该尊重所有民族,和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伟大祖国,与此同时,会形成珍贵的友谊。友谊比翡翠还闪亮。友谊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我有个好朋友,他是个阳光的大男孩,他属于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蒙古族。他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他善于奔跑,在整个年级都小有名气,当然,我也不输于他,和他实力相当。

还记得那节体育课,天气似乎有些不尽人意,淡淡地,飘起丝丝小雨,空气里的冷气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却要进行1000米的跑步测试。

他是我最强大的对手,我知道我们将要进行激烈的角逐,测试即将开始,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谁能夺得第一,当然,我的目标就是第一名。

比赛开始的时候是差不多5分钟以后的事了,先是我们男同学的比赛,枪声一响,像一群挣开了笼子的鸟,拼命地向前冲,整个赛场的气氛被带动起来。

“加油啊!”后面的同学大声地喊了起来。老师追着运动员鼓劲,四周的同学也都站起在在雨中为他们加油,仿佛并没有因为这场雨而被打败吧。

我们都拼尽全力,跑了一圈后,我和他就跑在了最前面。

就这样又维持了半圈多,忽见另一名同学突起,遥遥领先,只见他健步如飞,橘色的跑道仿佛成了飘渺的云,他仿佛踩踏着云在空中飞行,赢得同学的一片欢呼,就连我都吃了一惊,不过那体重“飞”不到一分钟就得从云层上掉下来,我想象着那位同学从天而降的.画面。

转眼间就跑了4圈了,这时我的腿仿佛早已不存在,只有大腿的关节在动,肌肉的酸痛似乎已经在向我宣告体力告罄,我听到心脏在疯狂撞击我的胸腔,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

就在这时,我的小腿突然抽搐了一下,那疼痛,是无法形容的,虽然我还尽力的往前奔跑,但是双腿已不听我的使唤。

我迫不得已停了下来,他见我状态有些不太对,便回来问我发生了什么,我说“你先跑吧!”,但是他早已看出了我的状况,他小心翼翼地把我扶了起来,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强忍着疼痛和他肩并肩一起冲向了终点。同学们都为之深深感动了,对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他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朋友之间是没有界限的,任何人都能成为朋友。我们将会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共同努力,共同建设伟大富饶的祖国!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对歌,未婚青年趁机寻找未来的伴侣。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团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吐露爱慕之情。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

虽然各民族的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2

今天,我体验到畲族的婚嫁习俗。我们跟着讲解员,她说需要四个人分别来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两位伴娘。赵老师自告奋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学。

新娘在哪儿呢?我正好奇着。该不会在一旁的轿子里吧,想着,便探着脑袋往轿子里看,一旁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见到新娘呢,要新郎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才能见到新娘。

在一扇大门前,我大家停住了脚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两把交叉的扫把,扫把上还有尖刺。它们挡着我们的去路,必需要对出歌才能继续前走,村里的姑姑们都说畲族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也真难为赵老师了,他不但没知难而进,反倒知难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罚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还会上山打猎,正因为这样,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准。对新郎的第二项挑战就是射箭,我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赵老师恐怕连弓怎么拿都不知道。”“小心,别被赵老师射到啦。”听了这,我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箭法不准的赵老师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赵老师一支也没射到。

要进到新娘的家中,还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应该是头上盘着鹤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绣着凤凰的吧。”“不对,可能是身上背一个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给赵老师支着招。是啊,三个姑娘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呢?最终,赵老师选了那位绣着凤凰的。结果,讲解员说,应该是身上背着包的。

赵老师最终没见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满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3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少数民族春节习俗。那就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达斡尔族、蒙古族、……长话短说,下面就来给你讲讲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别人的哦!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4

“56个民族,56朵花”。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每当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春节习俗:美食、服装、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56朵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的万大花园,使浓浓的年味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那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吃饺子、放鞭炮、守岁等等。但蒙古族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夜吃“手把肉”不过最让我们垂延三尺的还是蒙古族那鲜美的美食——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盛大节日时特制的佳肴。将膘肥体壮的绵羊宰杀后,放入火中烘烤。熊熊烈火烘烤着绵羊,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大草原。耳边也只有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和火花的.“噼啪”声。微风轻轻拂过,火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如同是黑夜中的“繁星”,镶嵌在黑夜中,十分耀眼。轻轻翻动烤全羊,轻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烤完以后,绵羊放在方木盘中,颜色呈金黄,忍不住吃上一口。人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围着篝火,手捧哈达,欢歌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春节。

那领略了蒙古族人民那美味的烤全羊,让我们去欣赏满族人民过春节时那美丽的服装吧!满族人民的服装分为好多种类,而满族人的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满族人民的吉服多半是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在吉服上镶嵌着许多五彩斑斓的花纹,用来装饰吉服。吉服的袖子精致裁剪,显得小巧玲珑。吉服又相似于中国古代的旗袍,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华贵。人们穿着吉服去走亲访友,显得端庄大方。

品味了少数民族的美食与服装,我们汉族的过年讲究又有哪些呢?年夜饭可谓是汉族人民最大的讲究了。除夕夜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美不胜收的饭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话,透着一股喜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数年糕了。“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步步升高。

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讲究,着便应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5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的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既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6

世界上有56个民族,每蒙古族个民族都各具特色,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不同的……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民族,就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人可不像我们是住在房子里,而是住在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这就是蒙古族,一个美丽的民族!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7

你想了解蒙古的那达慕吗?那就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在蒙古族,每年的七、八月间都要在大草原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它在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那达慕”的意思是娱乐、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分三个项目,“摔交”、“射箭”、“赛马”。这三个项目也被大家称为展示蒙古男儿气概的“男儿三艺”。

首先听我给你讲一讲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欢的项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为考核将士的一个重要项目。摔交是不分等级的,只要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膝盖以上的三个点着地就算输了。如果有一个人连续两年大败所有的对手,那人们就应称他为“巨人”要是一个帅气的男人,也会得到许多姑娘的爱慕。获胜的选手还会有丰富的奖品,如一只绵羊、几快茶砖,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马。摔交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展现,也是智慧的较量。

其次,我再给大家讲一讲赛马。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参加赛马的一般是那年轻气壮的小伙子,这样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马背上骏马良骥,也可以使自己心仪的姑娘对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参加比赛时就只求稳而快。

最后,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射箭吧。射箭对蒙古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们平时打猎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是指一个人站在固定的一个位置,对箭的拉力和长度都不定。骑射是指骑士骑在马上射。不管是两种的哪一种选手们都是百发百中的。

那达慕现在仍是草原上欢庆丰收、物资和交流等活动举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这就是令人感兴趣的那达慕。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8

我们的祖国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盛开着五十六只鲜艳的民族花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了。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有着丰富的特产资源。由于草原的辽阔,造就了蒙古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几起几落。最为辉煌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漠南、漠北、中国等地上建立的闻名远扬的大元王朝了。那时的蒙古族达到了鼎盛时期,文化、科学非常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居于显赫地位。

蒙古人民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他们发明了独有的蒙古包。蒙古包的是一种临时搭起的建筑物,上面画着蒙古族独有的图案。为了防止草原上强烈的风沙,蒙古包的顶建成了圆形。远远望去,就像是草原上盛开的白色的花朵。蒙古包也是一种帐篷,它拆装方便,很适合蒙古族人民游牧的生活。

蒙古族有着独特的食俗,他们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和肉。蒙古族每天也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煮奶茶。蒙古族还喜好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很多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蒙古族的习俗方面更是独具特色。他们见面时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款待行路人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人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扒羊肉时,一般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表示谢意。

此外,还有扣人心弦的马头琴声。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最好乐器。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欢乐的牧歌,奔腾的马蹄声等。”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蒙古族!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29

每一个地方都要过春节,中国蒙古族也不例外。

中国蒙古族的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吉祥的,所以就将农历的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前一天要将自己的蒙古包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层不染,还要去沐浴,把自己头一年的不顺利都给冲刷掉,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还要人人身着新装,马配红缨和新鞍。

要把大块的牛肉煮熟,挂在自家门口,让高原的风把牛肉吹干,制成牛肉干,不加作料也是十分的美味,给小孩子当零食就行了。

送礼嘛,可不能马虎了,要把脖子上挂着哈达的整只牛,或者整只羊送给至亲或好友,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心想事成。

除夕夜,通常都是要先干一杯草原上特色的奶酒,然后吃奶豆腐。妇女们把“手扒肉”端上来,以示合家团圆。他们边唱歌边喝酒,十分的开心。中国蒙古族还要守岁,到了午夜的十二点,他们就开始到附近的蒙古包去串门。

正月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飞驰而去。他们去干什么了呢?他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的时候,要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习惯上这一杯敬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不和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每个地方都要过春节,可是过春节的习俗却大大的不同。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0

嗨,大家好,在我家乡阿右旗里有一些蒙古人。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

蒙古是一种有特色的民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骨鸟字母创造出来的,十四世纪初,经蒙古学着却吉·翰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而成的`规范化的拼音文字——蒙古文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国分长短调两种。头饰、长袍、腰带和靴子为其服饰4个主要的部分,妇女们头上的装饰大多是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的。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蒙古过去是狩猎与游牧民族,直到十三世纪,仍然有“围猎”的习俗。现在的蒙古族仍长期骑射。放牧的习惯已由逐水草而居发展到定居放牧。有冬营地和夏营地,按季节移场放牧。

蒙古包是蒙古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最大的特点是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1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勤劳、勇敢、强悍、的印象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蒙古人热爱艺术。蒙古族民歌犹如浩瀚的海洋,千姿百态,绚丽多彩。蒙古族长调民歌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舞、鹰舞、筷子舞、挤奶舞等蒙古舞奔放、刚毅,体现了蒙古族追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蒙古族的乐器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为马头琴、四胡等,民族特色突出。

蒙古族不仅有特色突出的乐器,还有有趣的蒙古服饰。蒙古族男子习惯戴礼帽或毡帽,身穿色彩鲜艳的斜襟蒙古袍,腰束绸缎宽带,足蹬皮制或布制马靴,饰以蒙古刀等;蒙古族妇女一般头裹绸巾或戴圆形、锥形皮帽,身穿艳丽的斜襟蒙古袍或对襟的长衣,脚穿布制靴子,戴玉或银手镯。非常具有特色,非常绚丽多彩。哎?哪里传来的香味?哦,原来是蒙古人在款待客人。

来客人时,一般家庭均备蒙古馅饼和大米饭,称为两道菜,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过春节时,家家按传统习惯吃大块肉,以示新一年的生活富裕美满。蒙古族人普遍有喝红茶的习惯。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其他传统,蒙古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2

我特别钟爱于蒙古族,因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统。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激励着他们的后代。望着英勇的前辈,我真是敬佩不已。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滔滔的黄河水,只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就足够让你留连忘返了。如果你夏天来到草原,看到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平地是绿、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绿的,到处都布满了绿色,直到和天际相联。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

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对于袍子的颜色,男子大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女袍比较紧,以显示身材苗条和健美。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穿于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则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腰带则更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总之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然大方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俗。

而蒙古族的白节就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白节又称新年。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色,所以又称春节为白节,在白节对蒙古人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互送祝福。白节在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通常全家老少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开始拜年。白节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哦!多么独特的蒙古族,我爱你。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3

在茫茫得得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得声音。这就是蒙古族得一年一度得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得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得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得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得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得《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得,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得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得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得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得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得是,摔跤手得皮坎肩得中央部分饰有精美得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得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得部落,他们得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得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得拉弓射箭得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得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得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得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4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们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人的传统服装是阔衫长袍,高领长袖,腰系皮带,脚蹬皮靴。蒙古人的穿着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夏穿单夹袍,色彩鲜艳,冬季则穿羊皮袍,舒适暖和。

蒙古族是个放牧的`民族,这一区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时候折起来用车拉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撑起来。蒙古人就是这样,过着“逐水草而迁徒”的游牧生活。

说起饮食,蒙古人喜欢吃羊肉,大块大块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着吃,怎么也吃不厌,有时也吃点奶酪。他们还喜欢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一个盛大的节日,十分隆重。“那达慕”大会上可以进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着三色短裙、绣花马裤和长靴。摔跤的时候,膝盖以上部位碰着地就算失败,各位摔跤手谁也不肯让谁,用自己惊人的力量和绝妙的技巧来赢得对手。他们每赢一次,就在胸前挂上一条彩布条,观众也随之欢呼起来。

骑马也是大会上惊险动人的比赛,能在这个大会上比赛的,个个骑术精良,马匹也娇捷如飞,枪一响,各位骑马手便疾风般地冲向终点,一转眼的功夫,冠军便产生了,大家都用欢呼声表示祝贺。

蒙古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风格与众不同的民族。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5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大家知道我们这里的结婚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蒙古人民是怎么结婚的吗?蒙古族跟我们这里大不相同

在蒙古族,结婚的首要倒是跟我们这里的一样,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男方是要个女方送彩礼的,分别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的陪嫁物是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新房的钥匙,是由女方的母亲拿的,到了新郎家之后新郎的母亲,要用钱去把钥匙赎回来,在结婚的这一天,新郎和伴郎要去迎接新娘,有伴郎挑着去青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郎是不许说话的,就算吃饭,也是由伴郎来喂,新娘要有舅舅来抱上轿子,并有新娘的.弟弟,配送到男方,新娘上轿后要哭泣,直至进洞房,拜完堂后,入洞房,新娘就必须停止哭泣,新郎为新娘掀开红盖头,摒弃在吃饭的时候,新娘要在洞房里吃独席,由新郎来添饭。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娘家,还要再在女方家中,拜一会堂,岳父母,还要给新婚夫妇银镯,之后,就要回男方的家中,在路上遇到什么人,都不能说话,但是回到男方家加后,要在拜一会堂。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再这样就结束了。

在婚后的七天的时间里,不能回娘家,而且还不能在别人的家中住宿,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7

我们参观了蒙古的土瓦人,他们的房子是木制的,屋顶是尖的。是防震的房子,除非木头碎了,房子才会倒,因为他们的房子是直接竖起来的,没有钉子。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因为他们的房子底部是中空的`,上面有一个中空的屋顶,可以避雨保暖。

图瓦的家访也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叫做红松的阻燃材料。土瓦人给我们自己酿的奶酒,是不含酒精的酸奶的蒸馏水。他们喝酒的时候还会敬酒,唱敬酒歌。“这要看天,要看地,三要看我们心中的成吉思汗,四要看世间万物。”喝酒的时候感觉有很多小针扎舌头,喝完还想吐槽。图瓦人喜欢打猎和喝酒,因为他们怕冷。他们不和外国人结婚,所以只有2000人已经是稀有人了。

土瓦人跳舞玩苏儿,苏儿是芦苇做的。苏尔语很难弹,需要舌头和牙齿才能让它听起来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东西。

还有孢子、狐狸、狼、棕熊等动物的皮毛。在他们家的墙上。他们还有很多乐器,包括一个两线乐器和一个古代的滑雪板,就是单个滑雪板。进入图瓦家,右脚进去,左脚出来。不能踩门槛。房子里满是地毯和光脚。他们离不开酸奶疙瘩,据说还发现了印度血统。西伯利亚挪过去了,成吉思汗留下了,这还是个谜。

冬天,喀纳斯湖覆盖着厚厚的冰。他们将在冰上做许多活动。他们住在喀纳斯、和睦村和白哈巴,这些都是美丽的地方。他们多幸福啊!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8

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感情生活的真实流露,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正是在其游牧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粗犷、豪放、沉稳、大方、刚劲而不失温柔,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族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豪迈的精神气质和鲜明的民族个性。

在蒙古族舞蹈的动作中,与马有关系的动作、动律比比皆是,这些动作动律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生活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变化多端而富有表现力的肩部动作。蒙古族舞蹈的肩部比较松弛,这与常年的马背生活有关,马的跑动自然促成人的`肩部的抖动,牧马人身体的节奏随骏马奔驰的节奏一致,由此创造出了硬肩、柔肩、笑肩、碎抖肩等极富特点的舞蹈动作。这些舞蹈动作传达出人与骏马之间的关系,犹如骏马不仅加快了人的运行速度,增加了人的空间高度,而且强化了人类的行为能力一样,舞蹈的肢体语汇DD或者是人顺从于骏马,人随马行;或者是骏马顺从于人,马随人行;或者是人与骏马的意志协调一致,都是人与骏马之间自然关系的延伸和表现。

所以,不论顺向动律还是逆向动律,都来自于大自然的律动。把大自然的逻辑融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让感性自由服从于理性自由,从而以豁达的心胸对待宏观或微观的世界,可能就是马背文化的真谛①。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39

蒙古族,有着历史悠久的一个节日——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的译音,译为“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五天,在热闹非凡的草原上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有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还有那令人痴醉的舞蹈。大会开幕的那一天,人们不论路途多遥远、多艰辛,都会来参加或参观比赛,其中射箭的项目吸引了许多观众。之所以人们很喜欢这个项目,是因为参加者技艺高超,可谓百发百中,所以赢得了观众的一阵阵喝彩声。

“那达慕”还有许多赛马项目,绕场一周,便开始了激烈的赛马环节……

“那达慕”已成为蒙古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宛如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蝴蝶依恋花朵的芬芳,鸟儿见到美好的蓝天,极其重要。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首歌谣回荡在我们耳边。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着不一样的'节日,有着不一样的食物……生活中的一切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

听了我对蒙古族的介绍,你们是否动了心,也想去一趟蒙古族居住的地方,体验百里之外的风俗?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40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

对于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么,对于蒙古族的礼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当你来到蒙古的大草原时,你会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种惬意的感觉。不久后,你就会看见路边出现一位蒙古族人,你不用奇怪,这是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你们来啦!接着会不断有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他们会在你车子的前后左右围成一个圈给你们带路。

当你来到蒙古包时,你肯定会由衷地赞叹起来:“这里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你要是用临时学的蒙古语“赛怒!赛怒!”来赞叹的话,蒙古族人会更加高兴的。

接着,主人会给你倒上自己酿制而成的香甜的奶酒,醇香的奶酒会使你更加喜欢这个民族,甚至会深深爱上这个民族。这也是对主人的尊重和亲密。

品尝完了香甜的`奶酒,主人会带你到美丽无边的大草原上游览一番,观赏那美丽的风景。既然,生活在大草原上,马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主人会给你挑上一批上等的好马。有主人带路,先熟悉一下蒙古的地理。接下来,主人会目视你在绿色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蒙古族,是不是很特别呢,有这么多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如此多不同的风俗,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啊!

少数民族的作文 篇41

我们陆河的民俗有很多,例如:做戏、接帝爷等。但是,我曾听大人们说过蒙古族牧民有个奇特的习俗--过本命年。

“本年”是指逢上自己的属相的年份,当然12年才会遇上一次。蒙古族人讲究过本命年,几十里甚至几百里以外的亲戚都要前来祝贺。

过本年的那天清晨,鲜红的太阳刚从东方露出半个笑脸,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就穿着名色绸缎做成的蒙古袍子,脚上穿着崭新的蒙古靴。这家的主人见到客人来到了,连忙把客人请进去。

蒙古包里被主人打扫得焕然一新,雪白的新垫子上铺着彩色的地毯,地毯上放着一圈炕桌,桌子上摆放着一盘盘糖果,还有糕点,准备招待客人。

开始拜年了,主人和客人都从怀中取出新毛巾或都手帕,双手抻开,弯腰让彼此的'毛巾、手帕碰到一起,相互问“新年好‘,拜完年,客人们将自己带来的礼品从腰间解下来送给主人,主人必须要用双手接过礼品。

大家一起围坐着,女主人这时就该要开始给大家斟酒。她双手捧着酒杯恭恭敬敬地把酒递到每一个客人手中,大家接过酒,由长辈还头,大家一饮而尽。

中午,女主人就该把准备好的礼品一份一份地赠送给客人们。客人们走出蒙古包后,告别了主人,在广阔的草原里奔驰着,人影越来越渺小了……

这就是蒙古族牧民的奇特习俗---过本年的全部过程,我觉得真是很神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