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荐作文

我与耗牛的故事作文

本文已影响 2.64W人 

我在家乡动物园里见过牦牛,但它们各个都无精打采,毛焦臁吊,懒怏怏的很不象样子,牦牛们知道,这个狭小的天地不是自己的故乡,它们不适合在这里居住。

我与耗牛的故事作文

第四纪冰川蔓延时代,野牦牛的祖先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及欧亚北部一带,世界变暖以后,其后裔开始在寒冷的青藏高原栖息,直至今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牦牛大部分生活在青藏高原。

所以只有在岗巴县我才有可能亲密接触牦牛,也只有在这里我才真正知道一些关于牦牛的故事。

在山峦起伏的高原牧场上,一头发了威的公牦牛站在高高的山颠上,四蹄蹬开,体毛倒乍,尾巴直指天空,奋力的挺起胸,高高的扬起头,屏住全身之力一声长啸。这啸声震撼了山峦,在壑谷里回荡。这里有高山,有平原,有河流,有湖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还有飘动的白云,飞翔的鹰以及耀眼的太阳,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故乡,它们在这里可以肆无忌惮的生活。

牦牛全身呈黑褐色,身体两侧、胸、腹、尾毛密长,四肢短粗强健,身躯高大,心肺发达,牙齿尖利,眼园有神,筋骨结实,有灵活的唇和舌。野牦牛被驯化后,一直是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牦牛为青高原上生活的'人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是海拔最高地区的哺乳动物,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

牦牛的力气很大,善于攀缘,并有识途的本领,善走沼泽,在海拔6400米的冰川上仍然可以自如行走,牦牛是藏族群众须臾不可离开的交通运输工具。六、七十年代岗巴县交通十分落后,全县没有一条公路,即便是到日喀则地区,岗巴至卡拉段也是近百公里的便道。在这种情况下,牦牛就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这个县粮食不能自给,每年群众都要进行粮牧交换。同时国家还不给农牧民供应食盐,他们每年还要进行一次盐牧交换。每次交换大约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两次交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这是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祖祖辈辈都不得已而为之。如此重要的运输任务无可争议的落在了被称为“驮牛”的牦牛身上了。牦牛们每天在主人的驱赶下,背负着重物,冒着严寒,迎着狂风,毫无怨言的奋力前行。主人没有为它们准备草料和水,饿了边走边吃,渴了见到有水的地方停下来就喝,在岗巴只有马才可以吃到精料,如此辛苦的“驮牛”是没有资格吃上一口。如果路上碰到瘟疫那可就太危险了,说不定还会感染上。两个多月过去了,牦牛们完成了任务总算回到家乡,此时它们个个都已筋疲力尽,狼狈不堪了,更有身体差的,到了家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牦牛的体力非常好,持久力也很强,每年开春农牧民都要用牦牛来犁地。岗巴县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粮食只能种植单一的青稞,还可以种植一小部分油菜。广种薄收是这里原始落后农业的基本特征。这里没有电,没有机械化作业,也没有比较先进的耕作工具,犁地全靠二牛抬杠。人们笑谈,说改革前西藏的上层建筑是两个和尚,经济基础是二牛抬杠。二牛抬杠是唯一的犁地工具。顾名思义,两头牦牛用脖子抬一条木杠,在主人的吆喝声中用力拉动犁头,使地表土翻转过来。它们每天都要日出干到日落,一干就是几十天。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只有牦牛才能胜任,其他任何家畜都无法替代[牦牛和黄牛的后代称犏牛,犏牛体型高大,健壮,体力非常好,耐粗饲,可以胜任重体力劳动,但不能繁育后代。

在这里还有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那就是秋后的“踏场”。收获的青稞晾干以后,铺到场院里,把牦牛集中到场院上,四周站满了人,人们奋力的敲打着罗、盆和其他物件,挥动着手中的鞭子,驱赶着牦牛沿着场院不停的奔跑,以此来为青稞脱粒,起到打场的目的。尽管烟尘四起,疲惫比堪,牦牛们还是尽量忠于职守,按时完成任务。但是时间长了牛们实在太辛苦了,也会变得焦燥不安起来,有时也会发生事故。

牦牛产乳期为150—180天,产乳期内可产乳450—600公斤,干物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其质量优于羊奶,但藏族群众却很少喝牦牛奶,牦牛奶主要是用来提炼黄酥油的。凌晨三、四点钟,牧场的妇女们顶着星星在晨风里开始忙碌起来,她们把牛奶倒入叫“雪董”的园形木桶内,用带杆的活塞来回搅拌,边用力搅拌边高声唱着歌,这些自编自唱的歌曲在晨幕的掩映下飘荡在空旷的高山牧场之上,那么嘹亮,那么悦耳。当她们从一唱到一百时,手中的活塞也上下搅动了一百次,奶里的脂肪和水分就分离开来,上面漂浮着一层黄色的东西,舀出来就是黄酥油了。黄酥油是制作酥油茶的主要原料,也可以用来抓糌粑,当时每斤售价1.50元。奶中所剩干物质晾干后制成“却拉”[奶渣],是妇女、孩子们非常喜爱的食品。所剩水分称为酸水,一般用来喂狗。

牦牛身上全是宝,就连牛粪也不例外。岗巴没有森林,没有煤,当时还不知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草炭资源,所以牛粪就是主要的生活燃料。那时,我们每天都要用牛粪作饭,烧水,取暖,甚至用牛粪火烤馒头,吃起来也很香,机关每月只能分给每名职工一袋牛粪,大家用的十分仔细,一点也不敢浪费。有一年岗巴发生大雪灾,老百姓根本拣不到牛粪,机关做饭也成了问题,吃不用点火的糌粑成了家常饭。我们自己也只有用废报纸烧水喝。

再说谁也看不起眼的牛角其实也有很大用处。1966年我从格尔木调到拉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很大的庄园的外墙修建的那么平整,那么光滑,别具一格,十分漂亮。近前一看,原来是用牦牛角累起的。原来,牦牛角还可以做建筑材料。同时牦牛角还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有人甚至用牦牛角代替犀牛 角治病。

至于肉,皮,毛等用途就更大了,人人都很清楚。牦牛肉是牛肉中之上品,《吕氏春秋》中记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今天港澳市场仍把牦牛肉誉为“牛肉之冠”。其皮坚韧,光亮耐磨,是革制品的好材料。其毛光泽耐用,可做绳和帐篷。其绒柔软,保暖性好,是织做服装之上品,内地十分畅销。甚至连尾巴也有用途,很多人用它手工制作拂尘,漂亮耐用,很受欢迎,尤以白色为佳。

牦牛从生下来以后就为藏族人民作着巨大的奉献,自至死后。而且这种奉献是不讲条件的,是无私的,它们非常耐粗饲,不论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也默默的忍受着,从不计较。无私奉献和克己忍耐是牦牛的基本精神,几千年来,因为有牦牛做伴,藏族人民才能有效的抗击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