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级作文

关于发现六年级作文集锦10篇

本文已影响 1.72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现六年级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发现六年级作文集锦10篇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1

最近我发现自己的一个小秘密,不敢对别人说——我发现自己的脾气变坏了。

每次妈妈回家晚了,我就会对妈妈大吼大叫,可事后我总会对自己的举动大为吃惊。——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嘛!每天我都想要克制自己不大吼大叫,但妈妈每次回来晚了,那些口不择言的话就成了定时炸弹一样,都会爆炸。

有时候看着一桌子的饭菜,怎么也提不起胃口,我就会把饭碗一推:“我不想吃。”妈妈总关心地说:“吃一点吧!不吃怎么行呢?”“我不想吃!吃来吃去总是这几个菜,没有一点花样!”我气鼓鼓地说。妈妈却耐心地说:“人总要吃饭的,不管好不好吃,总得吃点。”按理来我应该乖乖的吃饭的,可我的嘴巴不争气,却吐出一句:“没听我说吗?我不想吃。烦死了!”妈妈又无奈又伤心地摇了摇头,爸爸看着我这么不讲理,板着脸对我说:“不吃就不吃啊!你得好好说啊!发这么大的火干吗?有本事你今后别吃啊!”“不吃就不吃,有什么了不起啊!再说你不随便我啊!”说出这些不近人情、对长辈大不敬的话后,我自己也吓了一大跳。我真的搞不懂,这些话是不是我说的呢?为什么它们这么刺耳,我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口呢?

有一天早晨,我不小心睡过头了,奶奶叫我起床:“周哲,快起床,要迟到了。”“知道了。”我答道。过了一会儿奶奶看我还没有起床,再次催促道:“快点起床,7:00了,还不起床,就来不及了。”我揉了揉眼睛,想说一句知道了,却又发现自己的嘴巴又说错话了:“烦不烦啊!烦死我了!”话刚说出口,我就狠狠地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下,怎么能这样对奶奶说话呢?奶奶好心来叫我,却得到了孙女这样蛮不讲理的回答……我的老天爷啊!我该怎么向奶奶道歉?为什么我的话从嘴巴里出来,就变得那么难听啊!

知道我这个秘密的朋友们,你们快来帮帮我吧!我的发现到底是好还是坏啊?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2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天空很美,因为有繁星明月的陪伴;山谷很美,因为有朵朵兰花的绽放;草原很美,因为有无边无际的青草;让我们睁大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吧!

春,捧一杯香茶,伫立窗前,看着冰雪消融,看茶叶在沸水中翻滚,品味茶的清香,用它来劝勉青年。

夏,拿着薄扇,躺在藤椅上,听蝉歌唱,听蛙鸣叫;看池塘里绿叶红花,有时躲在屋檐下欣赏暴风骤雨的冲荡,洗涤大地的尘埃。

秋,丰收与悲凉的结合,向秋风习习的田间走去,看庄稼间的红枫、黄菊,这时掂一把扫帚拂去心灵的尘埃。

冬,快乐而又冰冷,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隔着窗户,看雪花飞舞;有时冲出屋去,不怕严寒,左手捂着耳朵,右手把红萝卜插在雪人的脸上,这时感到无比的快乐!

身边的四季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的美丽,人生的四季也不过如此!

瞧,依偎在妈妈怀里的宝宝是那么的天真无邪,上学路上的孩子们一路欢歌笑语,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奋力攀登着,爸爸妈妈为了孩子们而忙碌操劳,在夕阳下搀扶着老人的欢声笑语——这些都选自于我们人生的各个经历,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是一段段美好的人生,人生就像一种需不断发现的美丽,只要我们处处留心观察,美就在我们身边。

发现的是一条小船,记载的却是生命的酝酿、生命的美丽。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3

当你对一切都已熟识的时候,当你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困惑的时候,当你被威力十足的困难压抑得喘不过起来,又难以解决的时候,不防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俗话说得好:“条条大道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当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时,就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

今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下起了雨。昨天还依旧阳光明媚,而今天却骤然变色。从早晨开始,便是阴天,走在路上,没有太阳的光辉洒下,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到了第三节课,也只是滴了几滴雨滴,而下课的时候,却猛烈的下了起来,伴随着风的为虎作伥,雨越下越大。而接下来的体育课也自然而然的取消了。同学们也都在狠狠地咒骂为什么会下雨。而放学的时候,我也被淋成了落汤鸡。

下午,与仍持续的下着,我带着伞,出发前往学校,虽然有雨伞的遮挡,我还是被淋湿了。

教室里只有几个早到的同学,我和他们一起在讨论这场雨是好是坏。一位同学说:“这场雨下的当然不好了,就因为这场雨,阻碍了我们的出行,淋湿了我们的衣裳、取消了我们的体育课,怎么可能是好的呢?”“对,对!”旁边几个同学附和道。我也十分的赞同。“但我们仔细的思考一下,每个事物都应是有两面性的,那雨也应该有好的地方才对!”我突然想到,于是说道。

“是呀,我们来换个角度去思考,放学时走在路上,两旁有一些麦田,田中的麦子已经长得和成熟的韭菜这么高了,看着他们很享受的接受雨的滋润,我想我们也应该有答案了!”一位同学思考后说道。

是呀!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不要老是在一个方向思考,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解决问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4

一个星期天,路边成群结队的小蚂蚁闯入我的视线。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咦,它们在赶什么?只见一队蚂蚁嘴上都衔着食物,走得较慢,另一队蚂蚁空着嘴,走得很快。原来它们在搬运食物。

哎,它们从哪来?又把食物搬到何处去?我跟随着空着嘴的蚂蚁看个究竟。我发现路边低洼处有一个蚂蚁洞,它们钻了进去,出来的蚂蚁嘴里都衔着食物。原来它们是在搬家呀!

它们把家搬到什么地方去?我又跟随着衔着食物蚂蚁寻找答案。它们走啊走,走了大约100多米处才钻进洞。我回头看了看,这个地方比低洼处那个洞要高出许多。

这些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去问爸爸,爸爸说:“你没有听说过‘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这个气象谚语吗?”我在想蚂蚁为什么能够预报天气?爸爸告诉我:这与它们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关系。蚂蚁常年生活在石缝、洞穴中,气温、湿度、气压出现异常,它们能够通过自己 的感受器,能灵敏地感知并作出反应,如搬家。一般情况下,蚂蚁搬家预示天气有变化。因为大雨会冲垮它们的巢穴,所以它们会向高处搬家,放弃低洼潮湿的巢穴。想不到蚂蚁还有这样的特殊本领,它们真厉害!

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就会揭开一个又一个奥秘。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5

今年盛夏时节,我们全家去承德避暑山庄度假,就住在避暑山庄深处的一座宾馆,宾馆的前面是一大片野草地,地上密密的野草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还有几棵一人多高的矮树、几丛半人高的灌木和一个小水洼。宾馆的后面有一座小山,山上也长满绿树和灌木,郁郁葱葱的。这里游人稀少,景色宜人。

第一天深夜,我和爸爸、妈妈游玩归来,发现宾馆附近没有路灯,只好摸黑前进,在接近草地的时候,我们隐隐约约发现灌木丛中有一头像小牛一样大的动物静止不动。妈妈惊恐地说:“该不是野狗吧!”我仔细辨认发现那动物的头上有一对树枝一样的长角。我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来:“瞧哇!一头野鹿!”可是妈妈不信,于是我们决定悄悄过去侦察,爸爸还从路边抄起一根木棍随时准备在野兽冲过来时保护我们,我强压着极度紧张兴奋的心情,尽量轻手轻脚向前靠近,拉着妈妈的手已经不知不觉地攥出了汗,一颗心更是“咚、咚”地要跳出嗓子眼,在我们距离那动物近百米的时候,一辆吉普车从身后开了过来,车大灯扫过野草地的一刹那,我们惊呆了,这里有整整一个鹿群,最前方是我们看到的那头健壮的公鹿,它警觉地凝视着前方,在它身后有只个子小一些的母鹿,还有紧紧依偎在妈妈身边的小鹿,此外远方的灌木丛阴影中还有鹿的影子。汽车很快开走了,周围恢复漆黑和宁静,我们摸黑走到鹿群附近,忽然感到象有一阵风从我们身边刮过,还有极轻微的蹄踏草地的沙沙声,——鹿群已经跑走了。前后不过几秒钟,我的感觉象在梦中一样。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问看山的老大爷,他说:“这儿的确有野鹿,它们白天在山上,晚上下山喝水和觅食。因为很少有游客发现,所以它们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你们的眼力可真好!”我们决定保守这个秘密,不让别人打扰这鹿的天堂,我们自己也不再去打扰它们,只是在傍晚在鹿群出没的草地放一些嫩树枝和干菜条,每次鹿们都吃得干干净净。我觉得我们和野鹿成了不见面的好朋友。现在我已经回北京了,可我还不时想起我的野鹿朋友们。

我发现了野鹿——自由的野鹿——精灵一般的野鹿。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6

根据我们身边的动物,科学家们有了许多发明创造,如:根据鸟儿的飞行,发明了飞机,根据鲸鱼的游动,发明了潜水艇,根据蝙蝠的飞行,发明了雷达。等。

就说在中国吧!古时候在鲁国,有位心灵手巧的木匠,叫鲁班。有一次,鲁班上山时被草边的锯齿割破了手,鲁班想发明一种东西,可以锯开木头,这就是锯子的发明。还有一个下雨天,鲁班来到了河边,看到河里的小鱼游动到了荷叶下,没有被雨淋着,鲁班想了想,就用毛皮和木头做的架发明了伞,后来塑料袋代替了毛皮,就做成了今天的伞。

大名鼎鼎的牛顿,他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牛顿的父亲送给了牛顿一颗苹果树,牛顿把它在到了院子里,十分的照顾。有一天,苹果树结了几个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了下来,爱思考的牛顿想:为什么苹果掉了下来,没有飞到天上去?于是他仔细研究,终于,他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

朋友帮助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保护它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大自然,让地球更加完美。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7

暑假里我去了爷爷家,因为平时学习紧张,没什么机会接近大自然,所以爷爷特意安排我多到户外去活动,他告诉我生活中只要多观察,到处都有新知识。

那天我们到了民心河畔,看见草丛里有许多蹦蹦跳跳的蚂蚱,我发现水边有一只在拼命挣扎的蚂蚱很奇怪,看它明明只有身体淹在了水里,伸长了脖子可以爬上岸来,怎么手脚并用的折腾了半天还是死在了水里呢?我问爷爷,爷爷神秘的笑了笑让我捉几只回去观察自己找答案。

我迫不及待的捉了几只蚂蚱带回家,拿着一只蚂蚱的头把它的肚子伸进了水里,蚂蚱开始挣扎的很厉害,不一会儿它就死了。我又另拿了一只捏着它的大腿把它的头放进了水里,蚂蚱安静的在水里晃晃脑袋并没有特别挣扎,过一会儿拿出来我一松手,它又欢蹦乱跳的了,我更加迷惑不解了。

爷爷提醒我说仔细观察一下它的身体结构,我拿起蚂蚱翻来覆去的看,它的眼睛好大啊,嘴巴还是三角形带利齿的,鼻子……,鼻子哪儿去了?再找找,咦?肚子两边有两个奇怪的小洞,难道这才是它的鼻子?我带着疑问查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这两个小洞叫做气门,这才是蚂蚱用来呼吸的地方。我终于发现蚂蚱的秘密了!

那一整天我都非常兴奋,还特意打电话告诉了妈妈,原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试验学到新知识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我不但发现了蚂蚱的秘密,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真是难忘的一天啊!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8

姥爷家庭院里长着六棵高大的香樟树,它们分别在门的左右两边,最近,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一天,我在院子门口,我无意抬头,发现东西两侧的香樟树有着天壤之别:西侧的香樟树长的十分让人难以入目,它的叶子少得可怜,而且蜡黄蜡黄的,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而东边棵呢,枝繁叶茂,而且郁郁葱葱,像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决定查个水落石出,我挤尽脑汁去想,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我想到了一个 天衣无缝的解释,:西边的那三棵香樟树的小枝很多,所以,抢着营养吸收,而东边的那颗没有什么小枝,所以吸收很好。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爷爷,但是爷爷否认了我的这个想法,说:“你看看地面!”于是我看了看的地面,却一无所获。爷爷又给了我一些提示,“看看周围”这时我才茅塞顿开。我发现他们虽然都种在地面上,但是西面的香樟树周围都是水泥地,而东面的香樟树周围是草坪,这样下雨的话,西面的雨水会流进下水道,而东边的草坪就会尽情的去出水,这样在干燥的天气香樟树的根也能吸收到水份了,这是我才知道东边香樟树为什么长得这么好了!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大自然中有趣的秘密!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9

去年我写的“我的新发现”作文获得了一等奖,写的是对蜗牛进行反复观察后的发现,而今年写什么呢?我无精打采地用树枝在一旁的泥土里挖小洞。突然,一条滑滑的东西从洞里钻了出来——是一条小蚯蚓。有了,我可以研究蚯蚓呀!我急忙将那条蚯蚓抓起来,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将蚯蚓放到一个大盒子中,盒子里有两种土壤,一种是干燥的土壤,还有一种是潮湿、含腐质较多的土。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蚯蚓慢慢地向含腐质较多的土壤爬去,这样反复试验了十多次,我发现蚯蚓有六次爬向含腐质较多的土壤中,有两次爬向干燥的土壤中,有三次在原地不动。这让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蚯蚓为什么喜欢含腐质较多的土壤呢?我查阅了科学书,书上说,因为含腐质较多的土壤中有蚯蚓爱吃的食物,但是蚯蚓的食物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科学书上并没有写到,于是我决定自己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我打电话问了好朋友,她告诉我蚯蚓吃泥土,我半信半疑,只好自己做了实验。我把蚯蚓放在一块泥土里,然后在泥土上面分别放了腐烂的树叶、肉、白菜和朋友所说的土。不一会儿,那只蚯蚓就钻了出来,在食物中间转了几圈,然后将腐烂的树叶一片一片地拖回了泥土里。啊!原来蚯蚓并不吃土、肉和其它东西,它吃的是腐烂的植物啊!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了蚯蚓喜欢吃腐烂的植物,喜欢在含腐质较多的土壤中生活。

发现六年级作文 篇10

有一天,我在刷牙时看见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奶奶把洗衣粉撒进水盆里时洗衣粉不见了。

我心想,洗衣粉一定是沉到水底了。于是我挽起袖子把手伸进盆底摸了摸,可是摸了半天一点儿也没摸到。我十分好奇连忙问奶奶:“奶奶,你刚才放进水里的洗衣粉到哪儿去了?”奶奶说:“洗衣粉被水溶解了。”

我有些疑惑,于是找来一只透明的水杯,往里倒了一杯水,接着往水里加入了一点洗衣粉,起初水似乎没什么变化,但过了一会儿水渐渐变白了,洗衣粉也不见了。看来洗衣粉真的被水溶解了。咦,食盐会不会也能被水溶解?我急忙冲进厨房把食盐倒进水杯里,食盐和洗衣粉十分相似也能被水溶解。

既然食盐和洗衣粉都可以被水溶解,那我们常用的洗发露也能被水溶解吗?我匆匆忙忙地跑进了卫生间,将洗发露倒进水里,过来大约十秒,洗发露还是没有溶解,我急得团团转,又过了一会儿,洗发露不见了,水也变得有些浑有些稠了,看来洗发露也可以溶解于水。我伸进我的两个指头在水里捞了捞,发现手指滑滑的。当我准备去洗手时,我发现固体的肥皂涂到我带水的手心时立刻变成了液体,难道肥皂也能溶解于水?我急忙切下一小块肥皂放进水里,果然过了一会儿肥皂也不见了。

因此我推断出与洗衣粉和食盐相似的白糖和面粉应该也可以被水溶解,与洗发露类似的洗手液,洗面奶,沐浴露都能溶解于水。

通过今天的试验我明白了原来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的东西都可以被水溶解,水真是好神奇啊!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