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本文已影响 2.18W人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口语交际

①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1、结合照片或图片

2、说具体说清楚

3、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二、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

课后反思: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优美风景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和想看的优美风景,以导游介绍的形式,游客提问补充,形式很吸引学生。习作中要注意的一个是叙述顺序,另一个是要把此处风景描写的优美。所以一定要用上好词好句。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2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中的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时,在课堂上出现了两种声音,有学生读“无雨山没méi腰”,有学生读“无雨山没mò腰”,听到这不同的声音,我很是诧异,我从知道这个谚语开始,就一直读无雨山没méi腰,从来没有产生过怀疑。意思就是说云层遮住了山腰或云层缠绕在山腰,山腰看不见了,不会有雨。今天我的学生让我对自己的读法产生了怀疑。

听到学生的读法,我试图让学生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有的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是我爸爸教我读mò的。”有的学生说:“我在电脑上查了的,应该读没mò。”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应该读méi,这谚语的意思就是说山上云雾笼罩就会下雨,如果山腰上被云遮住了,山没有腰,就没有雨。”

听了学生的回答,我决定回家查查相关资料,一探究竟。对于这个字的读音,至今仍有两种不同的读法:

认为应该读“无雨山没mò腰”的.原因如下: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这个气象谚语,说的是山和云的关系。山上的云整个遮住了山头,这时候往往是雨层云,云层很厚,是要下雨的征兆,所以说“有雨山戴帽”。当山上的云漂浮在半山腰,也就是云直淹没到山腰,这时候的云层薄,一般不会有雨,所以说“无雨山没腰”。这里的“没”读mò。

2、这一个谚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有”和“无”相对,“戴帽”和“没腰”相对,“戴”是动词,“没”也应该是动词,因此“没”读mò。

认为读“无雨山没méi腰”的原因如下:

1、首先这句话应该是民间谚语,假如拿古代文学创作的原理来看就有些苛求或是较真,还不如从现实民俗来考虑。

2、哪怕是按照创作规律来看,“山戴帽”与“山没腰”,从两句关系来看,这两句中的“山”在句中的成分应该一样。前一句“山戴帽”中的“山”做主语,是“山”——“戴帽”!照这样来看,下一句中的也应该是“山”作主语。是“山”怎么怎么样。照这样看这个“没”就应该读méi。

看了这些答案,我仍拿不准到底应该读哪个音更准确。前几天去建始游玩,登上黄鹤桥绝顶,看到了云漂浮在半山腰上,顿时明白了:如果“山没腰”的“没”读méi,就是山没有腰的意思。照这样的理解,原谚语“无雨山没腰”的意思就应该是:未来无雨山没有腰。这样一来,原谚语就和云没有一点关系了。“云”暗含在原谚语中,没有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如果把“云”明白地补充出来,这个谚语就应该说成:“有雨,云给山戴帽;无雨,云给山没腰。”没mò腰,就是云遮住了山的腰。:并不是从山脚到山腰淹没在云层中。这里的“被挡住了”也有“隐藏”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没”应该读mò。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正确?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3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语交际的增设是一大亮点。它旨在训练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意识。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听者和说者双方要不时地发出信息、接收信息。它实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双向” 和“互动”应成为口语交际课的最根本特征。

在教学中注意强化思维的训练。口语交际的训练,实际上是思维的训练。即听的人思维要敏捷,说的人思维要流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你说说我说说的层面上,只有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进行思维训练,使同学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才干真正达到。

为了达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开口表达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联系同学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第二册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在上这个环节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带一些照片,上课时让他们互相介绍,回忆自身的快乐时光。有的小朋友特别想知道老师小时候过“六一”时的情况,我也带了自己的一些小时候的照片,然后拿着照片示范性叙述,在表述时,语言注意尽量儿童化。让学生知道该怎么来给大家叙述。教学“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自身打算怎么过”这一环节时,我采取了多种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电话”“说悄悄话”“比一比”,通过这些情境,激发同学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交际的质量。有的学生说得很不错,眉飞色舞的。当然,在学生说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说的不流畅的地方,适时纠正,让学生尽量用规范性的语言来表述。在学生说完后,我都会做一个积极的评价,给学生以信心。

我也知道,口语交际的训练不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指导,不断强化,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4

小学语文第七册《语文园地六》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共安排了五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分别是“感谢和安慰”的交际训练、“胜似亲人”的习作训练、“我的发现”的阅读方法训练、诵读《过故人庄》的积累训练、朗读理解《杏林春满》的成语故事训练等。在设计指导过程的时,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的储备状况,侧重了几点:一是整合资源,将“我的发现”和“成语故事”结合起来进行;二是注重了学习方法的自主性,将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有效交流结合起来;三是适度进行拓展训练,在习作训练中,不仅让学生写出来,而且还引导学生将习作“写出去”。这样设计并实践,确保了训练目标的实效性。从实践来看,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园地”的劳动。比如在“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训练”中,老师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分组学习,由于调控得当,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参与的有效性在这次训练中体现得很充分。

(二)让所有的学生在“园地”里都能形成劳动技能。比如“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训练学生“好好说”,更要求学生养成“好好听”的习惯。在“我的发现”的训练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小林”和“小东”的读书方法后,还启发学生回顾自己平时的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总结,促使了阅读技能的形成。

(三)指导体现了有序性、拓展性。如“口语交际”训练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以理解“感谢”和“安慰”为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围绕中心表达。另外,还适度地把学生引向“园地”以外,如回去把“感谢”和“安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习作完成后,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后发给媒体等。

(四)注重了整合,体现了综合性。如训练了“我的发现”以后,为巩固形成的经验,引导学生练习阅读“成语故事”。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5

这节课,林老师抓住了新课标“重发现,重合作探究,重积累,重情趣”的这一教学理念而设计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是这样阐述的:“针对儿童蕴藏着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变心理特点,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林老师的课正符合了这一理念,利用多媒体画面,创设了有趣的语文园地,随着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出现,让孩子们眼睛一亮,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紧接着让孩子去闯关,最后孩子们闯关成功后,还送上礼物:世博各展馆图片。“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独立,没有密切的联系的,这样的设计,能把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

我觉得如果每一次闯关成功之后,播放“海宝”的配音激励语,而不是教师包办替说的形式,可能学生更享乐于被人称赞的快乐,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还可以给每个环节起个名称,如:“叠词百花园”(我的发现)、“美味佳肴园”(读读认认)、“孪生兄弟园”(我会填)、“吟诵品诗园”。这也是情境创设的一种形式,这些情境新颖,符合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奇的心理,可以使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进入游戏中主动学习。

(二)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新课标中说:“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处于7——8岁之间,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喜欢新鲜事物,又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积累,加上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度不一,所以,教学中宜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学习兴趣,让孩子去发现、探究知识的规律。这方面,林老师在多个教学环节中都有所体现。

1.找规则:学生自读,找规律,到小组讨论,互相补充。教师还适当的引导学生思考,如:在学习“我的发现”中,问:你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在“读读认认”教学中,问道: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在“我会填”中引导学生男女比赛,看哪一方说出更多的词语。

2.比一比:在“我会填”中引导学生男女比赛,看哪一方说出更多的词语。

3.说一说:在“我会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读、小组内读、男女生读之后,让学生说就自己的心情,及假如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没有做过多引导,而鼓励学生自己思考。

(三)引导学生延伸拓展,联系生活开拓运用。

语文园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识字方法,积累好词佳句的重要场地。而我们教师要注意的是如何举一反三,让学生根据园地中的提示,做到触类旁通。林老师在这堂课中也注意了拓展。如“我的发现”中,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同一规律的词语。我觉得可以再增加多几种类型的词语组合练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拓展到ABB、ABAB、AABB式这几类词语。在“读读认认“中让学生说说带“草字头、提手旁”等字。我觉得在这环节,还可以拓展到说说其它偏旁与什么有关,如“口字旁、衣字旁、示字旁”等。

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读读认认”的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后,我觉得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个句子,也可以设计一段含有这些生字、新词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一段话,“今天,我们来到郊外烧烤,很快空气里便混杂着茄子和香菇的香味。吃饱了,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让学生朗读,对这一题进行整合。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识字是为了运用。

总得来说,这节课教师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采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以及观察比较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6

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由三个板块构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要求我们阅读时,联想类似的文章加以比较,动脑筋思考有什么异同,从中有所收获。

“词句段运用”

1.读出示的句子,体会排比的修辞方法;

2.读出示的句子,说一说分号的用法。“日积月累”这里选编了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交流平台”教给学生阅读时联想相似的文章加以比较,动脑筋思考有什么异同,再找出有关句子进行品析,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常读常新。

2.“日积月累”打破了以往古诗教学的思路,跃过了先理解诗句中的生词,再将理解后的.词语连起来串讲诗句,进而理解整首古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的教学过程,而是在学生熟读古诗后,通过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让学生自主地感悟古诗。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进行“日积月累”的教学活动时,我采用导语将学生引入感受诗的意境中来。通过导语“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写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感悟的过程,在这里,他们尽其所能地还原了作者的生活场景,走进了诗中描绘的情景。而且是学生分组合作,节省了时间,创设了高效的课堂。

三、不足之处

“日积月累”对诗句的理解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只是老师用口述的形式简单地说给大家,学生对诗句根本没有理解,以至于在背诵时死记硬背,感到困难。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教学《过故人庄》时,先让学生自由练习读。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接着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如“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结合插图练习写片段,教师巡视辅导学习时有困难的学生。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7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语交际的增设是一大亮点。它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意识。面对这一“新鲜事物”,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与研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像今天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怎样过

“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先请学生介绍自己在幼儿园是怎样过儿童节的,小朋友滔滔不绝,积极地举手想说出自己美好的回忆。而在教学“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自己打算怎么过”这一环节时,我鼓励孩子们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说,不用拘束,于是小朋友更是积极的开动脑筋,把自己想要的,想玩的,想吃的,通通都讲了出来,课堂气氛热烈,就像在过儿童节一样。不过,对于刚刚接触口语交际的一年级小朋友,老师一定要训练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认真倾听,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等。当然教师自己也要认真专注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评价。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8

语文园地六作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设立了以下环节:

A.识字加油站。

认读关于交通工具的词语,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反复自读交通工具的词语,说一说你见过什么?

B.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看谁读得准。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字的读音,认识认读多音字“盛、铺、种、好、分、重、教、号、干、难”。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正确使用“,”“。”“!”“?”

C.我的发现

识记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巴”“方”“马”“青”“包”,先观察,再试着读一读,加上偏旁后怎么读?

D.日积月累:背诵诗句。

一、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我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我针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识字环节,借助生字卡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进行识字游戏“开火车”,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熟读字词,巩固效果。总之,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二、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我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读、想象读相结合,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了学生语感。

2.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一些词语的用法,并学会了运用。、

3.在自主学习环节,让优秀学生帮助还能力弱的同学,这样调动了好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帮助差的学生,保证他们也按时按量达到了学习目标。

4.书写练习时,对形声字和偏旁部首的总结不够明显、到位,没有强调写字的姿势。学生出错了没有及时指正,没有适当的范写纠错。

三、不足之处:

1.个别同学需要矫正坏的习惯,在读书环节时,个别学生没有端起书本,读书张不开嘴。对于写字的指导,部分同学还是没有按照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养成好习惯,还需继续努力。

2.识字的教学不够扎实。在识字的过程中,仅仅是认读了,有些词语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刻理解。 3.课堂上有些环节比较混乱,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欠缺考虑,没有处理好课堂生成的东西。

四、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复习课上,我要提前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加强部首查字法的学习,同时复习音序查字法,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尽量提供一个让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点拨一下,巧妙引导。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要想方设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要引导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当然,还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9

本次“语文园地”主要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识字加油站”认识一些 “馆”和“所”的字,自主识字。

“字词句运用”练习书写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学习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方法。

“写话”练习把自己心中藏着的问题写出来,可以把问题做成卡片,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展示台”展示最近大家为图书角做的事。

“日积月累”积累李绅的古诗《悯农(其一)》,理解意思,熟读成诵。

“我爱阅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大的“书”》,感悟文章的主旨。

一、教学效果

“识字加油站”在交流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了解的场所,结合图片来识字。

“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组字易错的地方,师生共同交流同类易错字,课堂气氛浓厚。

在进行“写话”的教学活动时,借助图片、资料,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感受提问的不同方式,小组内交流自己对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产生疑问,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日积月累”环节中,让学生借助插图了解大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田野里都种满了庄稼,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结合学过的.古诗,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二、成功之处

《语文园地六》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作总结归纳。强调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一个要点。在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时,我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写话练习我主要是采用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并能自己通过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让他们对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课堂上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不积极主动,没有自信,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关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潜能,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的东西是很难再忘记的,而且通过自己的思考,有了新的发现,那种成功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是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的。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感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0

《语文课程标准》专门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之一,目的是要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教学内容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交互过程,这种“活动”在于学生动手、动脑去“工作”,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由学生亲自进行计划、观察、操作,这本身就创造了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独立思考、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一切环境,让学生去接触、感受、操作、参与和支配各种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在实现愿望与困难抗衡中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进而去体验挫折、成功、失败和沮丧。学生总能找到自己想干的事情,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实实在在地通过“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有发现、有讨论、有创新)和“三动”(自动、互动、联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自己实践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1

《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知识总结。本语文园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内容: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旨在让学生了解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做课堂笔记。“词句段运用”意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知道他们的意思,并且会运用。“日积月累版”给我们展示的是12个四字词语。通过教学,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学习“交流平台”时,告诉学生,课堂笔记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课堂笔记应该记些什么,学生总结后,我出示结果,做课堂笔记时我们应该:

1.记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2.在老师讲课过程中,记录我们的疑问或者需要查找资料的地方;

3.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2、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京剧趣谈”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的有关戏曲的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字典以及借助其他资料的方法说一说词的意思。在理解了词的意思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造句,并以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分享。学生们兴趣很高,词的用法比较正确,学习效果很好。紧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做了一些有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学会看说明书。上课之前,我就让同学们收集一些说明书,有关药品的、各种用品的说明书。课上,我让同学们把收集的说明书放到一起,探讨一下说明书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出书中的说明书,按要求找一找看看哪里错了,学生们学习兴趣很高。

4、对于“日积月累”中的12个词,我首先让学生们读熟,小组合作讨论,弄懂各个词的意思,并让学生们尝试用造句的方法,学习各个词的应用。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于此语文园地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比如,说说课堂笔记的记录方法时,学生们纷纷举手想说,说明他们已经听懂了、学会了。其次,对于词语的学习,我采用小组讨论弄懂词义,再进行词语的训练,学生们掌握得比较好。

三、不足之处

对于这一课的学习,我虽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但在课堂上所选取的练习题有些难度,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会做,失去了兴趣。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继续努力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对练习题严格把关,选取适合六年级的练习题,使得课堂上的练习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口语交际时,我创设情境,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在交际过程中,学生调动了平时的学习积累,积极地说出了自己的做法,丰富了交际的内容,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想交际,也乐于交际。“词句段运用”部分有两项内容。第一部分是同学们相互交流一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教学时注意适时地补充拓展戏曲知识,让学生理解艺术之美。第二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并学会自己去改正错误。“日积月累”这部分,学生始终站在“主角”的位置,正确读写、理解成语,不断地发现这些成语的妙处,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悦。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展示的特色平台,在这片园地里,学生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2

《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习作提出这样的基本要求:乐于表达,对习作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内容要有趣、有益;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以启发思路。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特别优美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标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

《说说我自己》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题,本次作文的内容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

基于此,我在作文教学指导时,首先作了三方面的习作要求:一、介绍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二、介绍要抓住特点来讲述;三、要说真话,写完后加个题目。为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个&ldqu;题目套餐&rdqu;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感受到作文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然后要求学生们按下面的习作提示进行习作:1.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如<<电视迷>>.<<游戏高手>> ,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2.怎样写自己?介绍自己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向读者问好,可以描写自己的外貌.身材.性格.爱好等作自我介绍。 3.写自己只要你能有条理的`把自己的各方面情况介绍清楚就可以了。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的结构和重点,我通过出示了一篇习作范文,让孩子们看看别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指导,大部分的学生作文兴趣高,基本上把自己的相貌介绍给别人,还写得很形象,自己的特点方面写得更好。尤其是有一部分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有趣的、难忘的、与众不同的事情,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写,更是生动有趣、别具一格!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性格、优缺点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的、难忘的事还是讲得相当有条理的,这说明他们确实很了解自己。虽然有时候表达的语句不是很清晰,但意思很明确,课堂上我们班的孩子给了我很多的收获!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3

一、视频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在上课伊开始,我播放高科技的一段视频,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思路。这个视频的播放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学生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哇”的惊叹,同时也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视频中的哪些新鲜事物时,学生也了解到了未来的食物与现在的食物有很大的不同。

二、说的效果

当要求学生们说说自己要写的事物的特点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心目中的事物的特点,功能说出来。但也有同学完成得不够好。原因可能是对于未来的概念还模糊。

三、范文的引路引领学生易于动笔。

在教学中,我故意用红色笔描红了神奇的笔和未来房子“特性”;蓝色笔描了“未来的的笔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这让学生再次明白了习作的方法以及路径。

四、通过修改,再次点拨本次习作的'重点。

我让学生大约运用了205分钟的时间进行习作,没有一位学生能写完。这一节课我主要是让该了解未来事物的“特性”和“便利”两点进行交流与修改。目的就是帮助习作上尚有困难的学生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也让同学们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这堂课虽然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但还是有不少的遗憾,还有学生没有明白未来的事物为何物。我可以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上,让学生先默读,再指名读,然后再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这样学生更能加深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相信不断地探索,交流我们的习作教学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4

《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知识总结。本语文园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内容: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旨在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以目的为主,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词句段运用”意在让学生学会描写一种情景和有条理地表述一件事情的描写方法。“日记月累”留给我们的是一首宋代朱熹的诗《春日》,增加学生们诗词的累积。通过教学,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进行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阅读时需要注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其次是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需要略读,关联性强的内容要详读。总之,通过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读书时要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字词句段”中描写入迷时的样子,我让学生们自己动笔写一小段入迷的`场景,然后让他们跟课文中描写入迷的场景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怎么才能描写得更加生动、有趣。再有,一段话在表达时要用一、二、三进行表述,可以让所表述的更加清晰、明了。之后让学生利用文中给出的材料,用这种表达方式说明理由,进行练笔。学生们都很热衷于写,这种练习效果很不错。

3、对于古诗的学习,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古诗,纠正学生的字音,使学生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理解和积累诗句。

二、成功之处

我在课堂的教学中,还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让学生们通过朗读、讨论、自己练笔、与文中对比等方法,总结出阅读和表达方法,这样,学生们印象深刻。对于古诗,更是让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品读、理解诗意,从而理解诗,背诵诗,使学生掌握学习诗的方法。

三、不足之处

对于语文园地的学习,我总是按照老一套的方法,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地进行,很死板,学生们在学习时有的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开小差,无法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是我这节课最大的不足。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继续努力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合理地把握时间,设计一些容易、适合中差生的问题,使学生们都参与进来,提高中差生的参与度,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5

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是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对直观事物感兴趣,意志比较薄弱,自制力差、活动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如何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增强课堂实效必需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通常作为一个课时的内容,其中“日积月累”又分为像“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几个内容互无相关的部分,他们与“我的发现”也没一定的关联。在园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学内容平铺直述,课堂难有高潮,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趣味索然,课堂气氛低沉。如何突破园地在内容设置上的局限性,巧设情境,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了以往的园地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我们在二年级下册园地六的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

园地的各个环节是分散教设置的,它们之间缺乏联系,这样一来整个课程没有一个中心,于是我们希望通过设置一个故事,将这个看似无关的几个部分联系起来,赋予它们整体性,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用什么故事能更好的贯穿园地的内容呢?当下正是上海世博会如火如荼的.时候,全世界的眼光都在聚焦世博,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二年级与世博的联系,当然就从世博的吉祥物——“海宝”开始了。

果然,在课堂中,孩子们一看到海宝可爱的模样,都乐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如何将故事展开,让这种氛围持续下去呢?我们将园地的几个部分变换成几个关卡,让孩子们通过闯关的形式来赢取海宝的“礼物”。这样一来,学习就变得富有挑战色彩,这正好符合孩子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冲着对海宝带来的神秘礼物的好奇心,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每通过一关,都会兴奋的“yeah!”起来,这与以往园地教学的沉闷情形迥然不同。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赢得礼物时,小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表面上这只是教学模式的一个小转变,由以往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要牵着孩子的鼻子逼着他们学,到如今孩子们觉得学习很有挑战性,有主动学习的欲求,这种需求的转变实质上是学习性质的转变,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求一旦产生,学生学习的效率定然倍增,课堂实效性也大大增强。

教材是死的,如何活用教材,考的正是教师的智慧。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