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诗人

外国诗人泰戈尔简介

本文已影响 2.47W人 

诗人简介】

外国诗人泰戈尔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作品】

  诗作

《野花》(1875)

《林花》(叙事诗)

《诗人的故事》(1913)

  诗集

《心声集》 《金帆船集》 《缤纷集》 《吉德拉星集》

《暮歌集》 《收获集》 《尘埃集》 《幻想集》

《晨歌集》 《帕努辛赫诗抄》(1884) 《画与歌集》(1884) 《刚与柔集》(1886)

《刹那集》(《瞬息集》)

《微思集》

《故事诗集》(1900)

《叙事诗集》

《祭品集》(1901) 《回忆》(《怀念集》) 《儿童集》 《渡口集》(1906)

《吉檀迦利》(1910) 《献歌集》 《献祭集》 《歌之花环集》

《妙曲集》 《新月集》(1913) 《飞鸟集》(1916) 《园丁集》

《童年的湿婆集》(1922) 《普尔比集》(1925) 《随感集》(1926) 《穆胡亚集》(1929)

《森林之声集》

《通俗读物集》(1931) 《总结集》 《再次集》(1932)

《五彩集》(1933) 《最后的星期天集》 《小径集》(1935) 《黑牛集》

《叶盘集》(1936) 《错位集》 《儿歌之画集》 《边沿集》(1937)

《晚祭集》(1938) 《戏谑集》 《天灯集》(1939) 《新生集》

《唢呐集》 《病榻集》(1940) 《康复集》 《生辰集》

《儿歌集》

《最后的作品集》(1941)

  【作品风格】

  主题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创作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描绘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在创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学的营养,又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点,艺术成就颇高。特别是他的诗歌格调清新、诗句秀丽、想像奇特、韵律优美、抒情气息浓郁,同时又饱含深邃的哲学与宗教思想、社会与人生理想,扣动着读者的心弦。某些诗作,因受到《吠陀》与《奥义书》中宗教思想的影响而显得神秘,但仍具独特的艺术神韵。

  风格

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成分;体裁上,诗人创造出“故事诗”和政治抒情诗的形式;还致力于创造自由体诗。泰戈尔善于学习和运用人民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在创作方法上,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是在抒情诗中,浪漫主义成分较重,在叙事性作品中,现实主义成分较多。

  女性形象

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来自各种不同的种姓和阶层,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如童养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妇、被骗失身的幼女、印度传统家庭妇女、受过高等教育的名媛、拥有新思想的知识女性等,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单一呈现,或揉合纷杂,往往被塑造成传统陋习的牺牲品、美满爱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印度妇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惨处境是政、族、神、夫四权束缚的结果,是印度宗教社会造成的种种弊端的反映。泰戈尔以寡妇们独特经历的关注以及其中表露出的鲜明情感,化作犀利的笔刀,直接指向了充斥着童婚制、包办婚姻、少女守寡、寡妇殉夫、嫁妆制度等种种不合理、不人道、歧视妇女的印度教传统陋习,表现她们境遇的凄苦、经历的曲折和反抗的无助,控诉这些传统陋习的积弊和给广大印度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