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诗人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讲析

本文已影响 1.95W人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下面是韩愈的代表作《师说》讲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讲析

  师 说

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从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跟从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地位低,就觉得羞耻,官职高,就近乎谄媚了。”唉!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师说》的重要性

第一, 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人的自觉性,要想达到终极的状态,不是通过所谓的信仰,而是通过学习。无论是《劝学》还是《师说》都说明了一个人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圣贤(最高人格的代称)的可能与现实。

第二, 韩愈所处的时代,是佛教和道教比较兴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儒家非常衰弱。韩愈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学习的情况,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重要命题,希望改变大家天天风花雪月,吟诗作对而不好好读书学习的坏毛病。

第三, 韩愈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重建师道尊严,我们现在常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话就是出自《师说》。师道,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中国文化不是靠传教士宣传的,而是靠我们的老师言传身教,传教士注重信徒关系,老师注重学生关系,老师至少要教给我们知识,还有道德的'规范,用韩愈的话就是传到授业解惑,一言以蔽之,就是成人之学。但是传教士所宣扬的就不必以知识或真理为核心了,主要是要你信仰和服从于一个外在的权威。古代中国的价值格局是天地君亲师,韩愈用一篇文章就把师道尊严建立起来了。有人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这种赞誉并非虚言。

第四, 当然韩愈所谓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道,主要是儒家之道。韩愈曾经说过,“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这句话啥意思呢?韩愈说,这个世界,佛教有佛教之道,道教有道教之道,然而都说自己是道,但是道与道还是非常不同的。只有儒家的道才是最为真实的,因为儒家讲了仁义礼智信,这就是他所说的仁与义为定名的意思。当然,我们现在来看,韩愈的观点是非常偏颇的,就连他自己的《师说》都讲“圣人无常师”。而从历史上看,韩愈确实为他的狭隘付了学费。我们知道,唐代是非常开放的大气的王朝,唐代的皇帝甚至有“天可汗”之称,根本不可能排斥外来文化的,然而韩愈对于佛教很有偏见,写了《谏迎佛骨表》,反对皇帝崇拜舍利,这个舍利在今天的法门寺地宫还可以看到,皇帝看了韩愈的奏章非常生气,就把韩愈贬到边远的地方,为此韩愈还写了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里面的湘,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子,关于这首诗有个有趣的故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查查,今天不讲了,不然跑题了。

第五, 总之,韩愈的《师说》,不是那么开放,但是今天人们理解的时候就不这么看待了,只是拿来用用,表达好学尊师的精神。

  【简析】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是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