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说课稿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范文大纲

本文已影响 3.4W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范文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⑵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⑴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⑵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⑴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⑴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标出疑难。

  二、说教法、学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

2、重点提示、分析。

3、学法指导:要体现文言文教学之特点,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注意字词句句落实。

4、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程序

利用多媒体课件,边读边引导分析。

㈠检查预习

1、分组读课文

2、字词正音(课件1)。

陶弘(hóng)景晓雾将歇(xiē)丹阳秣(mò)陵

夕日欲颓(tuí)与(yù)其奇者

[说明]:以诵读和给较难识记的字词正音,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字词的识记。

㈡导入

1、导语(课件2)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窗外的一瞬间,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美好。天的晴朗,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葱笼,鸟的飞翔……无不让你心旷神怡。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说明]:此设计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2、解题(课件3)

答谢中书书

①答:回复。

②谢中书:见课文注解①。

③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

3、作者简介(课件4)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他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山林,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4、背景提示(课件5)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写山水,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说明]1、题目易误,故作解释,并交代文体。

2、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体会作者寄于文中的情感。

3、背景提示,主要解决“书信”之常写内容与课文内容不同,给同学们带来的疑惑。

㈢正课

1、齐读课文。

2、疏通文意。

⑴请同学翻译课文。

⑵同学之间补充,纠正。

⑶教师明确,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谈”,应译为“赞叹”之意。“猿鸟乱鸣”“乱”应译为“四处”或“此起彼伏”之意。“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应译出得意之感等。

[说明]让学生注意字词翻译时,要与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相吻合,这样才确切自然。

3、齐读课文。

4、分析课文。边分析边板书(课件6)。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美

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静

具体描绘(高)(低)(远)(近)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动

(听)(视)

最后一句,又以感慨收束,总括全文:“实是欲界之仙都”

[说明]借助多媒体,以板书形式分析概括,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并弄清作者行文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齐读课文。

6、评析语言特点(课件7)

问:本文语言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试归纳语言特点?

讨论并归纳: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的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江南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说明]设计这一步,使学生学会用确切的词语,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愉悦的美好景色。

7、小结(课件8)

文章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说明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㈣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解释加点词义(课件9)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共同)

共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一共)

夕日欲颓(将要)

欲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欲界”作一个名词,指人间)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想要)

㈤作业(课件10)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佳作,请大家收集这方面的诗句相互交流,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说明]:借助课文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积累一定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2

  一、教材

(一)教材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答谢中书书》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山水景物表达的情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用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优美的意境,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清丽脱俗的山水画卷。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以上要求和本文特点,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优美

意境。”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为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此,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时的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法,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解决词语疑难,疏通文意。

3、自学法:让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三)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六个板块的教学活动:

(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

主要步骤有两个:

1、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

2、简介文题(板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一开始用美丽的山水图片导入,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将学生带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之中,为整堂课铺设一个优美的感情基调。

而题目容易让学生发生误解,所以解释,并交代文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主要环节有:

1、学生自读;

2、听朗读录音;

3、学生展示读;

4、用一句话说说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读学生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主要环节:

1、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

3、老师引导掌握重点字词;

4、学生口头翻译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点拨为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语,既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主要环节:

1、老师提问;

2、一边板书一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

对文章结构的梳理,主要通过老师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一边板书一边引导,使学生容易明白,理解透彻。

(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

主要环节:

1、仿照例句说话;

2、比较辨析句子;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体现教学重点的一环,通常情况下老师会用讲解完成,但这样做学生兴趣不大,而且体现的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主张不能以老师的阅读理解强加于学生,所以将此环节设计成仿句说话和比较辨析,通过学生的活动,充分展示他们对文章意境美、语言美的独特理解,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防止学生的思考漫无边际,说话部分给出了例句,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辨析部分给出了两个句子,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文章语言凝练的特点。

完成了1、2两个内容后,学生已经深入理解了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出示时代背景,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六)欣赏画面,当堂成诵

主要环节:

1、欣赏图片,试在文中找出与画面相配合的句子;

2、学生试着看图片背诵;

3、不看画面完成背诵。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