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评语

伯牙绝弦听课评语

本文已影响 7.29K人 

导语:《伯牙绝弦》是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牙绝弦听课评语,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伯牙绝弦听课评语

  伯牙绝弦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人:XXXXX

听课老师:XXXXX

听课时间:20XX年11月13日10:10——11:15

上课地点:东莞市寮步镇西溪小学

执教老师:寮步镇实验小学陈德兵

一、课前活动讲故事引入。

二、《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读贯穿上课的全过程。

(一)诵读

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纠正:期 兮知音 破琴绝弦。老师适当范读。

2、读出停顿,老师示范读后,学生划停顿

3、出示划好停顿的课文学生练习读。自由——个人——全班,再指导读部分内容。

(二)译读

1、一个小组译读一句,第五句指名两个同学译读。可以同桌讨论。

2、汇报。讲自己读懂的意思。

重点指导①善:擅长。②善哉:好啊。③洋洋兮若江河:江河特指长江、黄河。

3、融入理解,读出感悟。

三、比读

1、读出什么?在课文做批注。

2、学生汇报:A、伯牙钟子期非常要好,感情好。B、心灵相通。C、很有默契。D没有知音是寂寞的。E我读懂了悲伤。

3、读出不一样的感情。导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高兴,钟子期必得之,伯牙寂寞,( ),伯牙悲伤( )伯牙思念( )子期死,( )

破琴绝弦,( )。

4、背诵。凄美的故事。

5、出示《吕氏春秋》和《列子》关于伯牙绝琴的文言文,比较两处文言文的异同。

一个没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只有一个善鼓一个善听才能成为知音。一个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说明合作过很多次。另一则有(少时)方,重点写了一次弹琴。

四、积累语言

1、一词多义 善:擅长。善哉:好啊 妙啊。

一义多词。念:想 ;志:想。

2、积累知识

课文里蕴含常用成语:伯牙绝弦 高山流水 伯牙绝弦

3、列出古人渴望知音的诗句。

4、出示管仲遇到知音的文言文,回应课文的开头。

点评:

听了陈德兵老师执教《伯牙绝弦》不由佩服他文本解读能力。文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解读让听课的师生深层次的了解知音文化。陈老师的课的设计从简单的文字入手,通过对普通的文字进行揣摩、体味,通过名人诗句的朗读和管仲遇到知音的文言文体验阅读让师生感受知音的含义。

把握学情,对文言文的讲解没有讲得太深,鼓励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通过诵读、译读、比读三个层次的读课文,让学生读得通顺、读出节奏、读懂意思、读出韵味。

  伯牙绝弦听课评语

十一月三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周兰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心中感触颇深。《伯牙绝弦》是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源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周兰老师充分挖掘文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做到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进而感悟到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那“知音难觅”的友情,实现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周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从开始接触课文时的“大声朗读,读通读顺”,到熟悉课文后的“按照节奏读出停顿”,再到“指出关键词语读出情感”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情感步步深入,以读代讲,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

周老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应用。从读题时对“绝”字的理解,趣味地导入课文;到对课文中“善”字的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可以看出周老师对于古文字词理解的重视。周老师抓住重点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让学生去文中寻找相关句子,感受伯牙琴艺的高超,体会两人深切的情谊,更加深了对“知音”一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情感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我认为周老师的这节课吃透了教材,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是一节优质课,值得我学习。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