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读后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8篇

本文已影响 2.37W人 

  【篇一: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8篇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

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篇二: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我的心事流连于你的眼眶,你不怀好意的收起眼帘,惨无人寰地覆灭我的世界。但我却以泪滴的形式掠走你眼底唯一的温存。亲爱的,你说,最不可理喻、最无法原谅、最不能回绝的正是自己。

我从来未曾怀疑,自由的阳光来不及眷顾自己。做你想做的,这并不是多么由衷的定义。独立行走,这是我苦苦追寻终而不获的姿态。

描写自由呢,过去,是用鲜血铸就的悲情战歌;现在,是由欲望编织的巨硕魔网;未来,是拿人性拼凑的文明碎片。历史的自由是一笔肮脏的交易,以少数人的平等换取多数人的暴政。任何修饰都掩盖不了本质,回溯自由之路开辟的艰辛,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的珍惜和把握。毕竟,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身着休闲便装的自由而非身披冰冷铠甲的自由。

不记得是谁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而当你某一天身陷茫茫人海感到无所是从的时候,所有的方向都变得虚无缥缈,这样的你是该多么迫切地渴求攀岩到更高的`支点,看清周遭一切拥挤背后的柳暗花明。这时的你才知道,只有站得更高,才不至于把自己的自由拱手相让与那些步履匆忙的脚,然后饱含绝望去拾掇那被践踏一地的累累伤痕。

描写生活,是一个永远为人所津津乐道也永远为人所揣摩不透的话题。像咖啡一样苦涩,像果珍一样酸甜;像白酒一样蛰辣,像开水一样清冽;像牛奶一样黏醇,像可乐一样激情。所有的比喻,或明丽或黯淡,都源于我们对生活从始至终的热爱。

之所以明丽,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自由地生活,如何让生活更自由。之所以黯淡,是因为我们误会了自由是生活的囹圄,生活是自由的牢狱。“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但不能剥夺我对自由不死的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但不能摧毁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是对“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

可以改变心情”的另一种诠释。我们心驰神往的幸福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的注脚。

那种常常对别人的自由生活充满痛感的人,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奉为人生信条,在嫉妒与仇恨当中惶惶不可终日。埋葬了自由,扼杀了生活,以充满灵性的血肉之躯欣喜地来到这个世界,曲艺掏空人性的枯骨残骸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需要我们明白: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别人的自由生活,也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生活。

一切都将离我们而去,只有那漂泊流浪的灵魂最终会回归于自己。

  【篇三:《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

相较十六世纪法国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拉波哀西抨击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个正经受着新旧交替的国家,不自由的状态并非人们自愿,而在于适应与沿袭,得过且过。至于如何走出这种日常的甚至为许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状态,既有赖于个人的勇气,也关系到个人对时代与自由的理解,以及时代本身的演变。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用来做本书的标题再合适不过。一直以来,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动社会多元化建设,倡导左右携手,共为民生谋福祉,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些主张,正融入集体意识,正成为当下最亮色、最理性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无自由则无边界,则必然失去责任与担当,最终不是与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当一代代人接续这份无奈时,民族的命运就永远无法被改变,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遥遥无期。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一书后记的题目,熊培云在后记中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上走,没有谁能改变这个大趋势。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一切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信心之来源。”

自由在高处,这是一个仰望的方向,也是一个需要通过我们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们,总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向着高处攀登。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样的理想努力。

  【篇四:《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熊培云新书《自由在高处》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的素描,这尊雕塑的名字叫“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个右手执锤,左手执凿,正在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成人形的人。用一句话去概括这本书的内容: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这本书所做的其实就是三件事:一、帮你意识到枷锁所在;二、帮你挣脱枷锁,或者如果暂时不可能,至少让你学会带着枷锁舞蹈;三、带你寻求自由思想的愉悦。

当然,自由任何时候都不是唾手可得,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在生活中,也许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束缚你的那些枷锁,但你仍然有思想的自由,更多时候,只要你想到自己在枷锁下仍然能做的那些事,就会感到它的分量已经轻了一半;只要你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你已经给了自己心灵的自由。这就是“不自由,仍可活”的意义,正如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环境可能不尽人意,也可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但是能够立足现实,积极工作的人往往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郭娜陆地航空班就印证了这一点,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从细节小处下功夫,不断创新服务,改进和提高工作方法和服务水平。以热忱的态度、真诚的付出对待来往的乘客,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事迹,获得了社会的赞誉和承认。而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应该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具备她们这种急司乘人员所急,想司乘人员所想的服务理念,热情为过往司乘服务,确保青银高速的路畅人和。

我们应该多读熊培云的文字。他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宽容之精神、乐观之态度、人文之关怀。让我们看到自由就在高处等着我们去摘取。他的乐观并非盲目的,通过他的文字我们看到他在理性分析之下的积极与乐观。我们同时也应该学着熊培云的姿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正如“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所言。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环境。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篇五:《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常感到绝望,不妨看看熊培云的书。这并不是说,熊培云的书是精神X片,更不是说,他的书是骗人钱财的所谓“心灵鸡汤”,他不会递给你一粒催眠药片,告诉你吃下去继续睡,你就不会痛苦。相反,他只是告诉你:看吧,那个铁屋子不是已经千疮百孔了吗?虽然它现在还很坚固,但是它毕竟在一点点消解,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我们总会有逃脱牢笼的一天。熊培云的书总是让人认清现实之余,却不至于太痛苦,反而让人看到希望。他说,如果我们放开视界,就会欣喜地发现,这个铁板一块的社会,其实已经在进步了。

100年前,中国还有凌迟,50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40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30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20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15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10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5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累积之功,每个人尽一份力——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尽一份力,我们的社会就会向善发展,“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

相较十六世纪法国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拉波哀西抨击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个正经受着新旧交替的国家,不自由的状态并非人们自愿,而在于适应与沿袭,得过且过。至于如何走出这种日常的甚至为许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状态,既有赖于个人的勇气,也关系到个人对时代与自由的理解,以及时代本身的演变。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1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用来做本书的标题再合适不过。一直以来,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动社会多元化建设,倡导左右携手,共为民生谋福祉,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些主张,正融入集体意识,正成为当下最亮色、最理性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无自由则无边界,则必然失去责任与担当,最终不是与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当一代代人接续这份无奈时,民族的命运就永远无法被改变,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遥遥无期。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一书后记的题目,熊培云在后记中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上走,没有谁能改变这个大趋势。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一切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信心之来源。”

自由在高处,这是一个仰望的方向,也是一个需要通过我们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们,总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向着高处攀登。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样的理想努力。

  【篇六: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很励志,与许多“XX日的励志书”不同,这本书贵在传达一种乐观向上顽强生活的态度。

所谓“XX的励志书”,还是大学时的哥们儿刘涛提及的,这类书充满煞有介事的说教,引用些万能的老故事,表达些谁都会讲的观点,而其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剪刀+胶水+编造,号称成功学的什么什么教材,改变命运的什么什么,吹破天的虚,不过凑一帮人十天半个月加工出来而已。

看完《自由在高处》,发现跟看完《越狱》的感觉有些相似,原来,小强真的打不死;原来,所处逆境与麦克和安迪相比来说不算什么。

这本书好读的原因,除了思想积极、鼓舞人心外,还有一点是因为语言流畅而富有激情,那句子是流出来的,而不是憋出来、挤出来的。

为什么有如此的见识,有如此的语言?看看内容就知道了,作者读了多少书,到过多少地方。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不错的。如果难以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吧,不必担心成为“书呆子”,因为读书数量到不了那“骨灰”级别,所读的书也不会全像《九阴真经》或《葵花宝典》那样剑走偏锋。

假设选择的书足够“活”,即使不可能身临书的“自由市场”,起码不会有“计划经济”那么禁锢。今天,始皇大帝终究难以再一声令下“焚书坑儒”,况且网络时代,这个喧嚣的信息大集是一个观看大千世界的好窗口。

自由在高处,书中提到的一道智力题让人印象深刻:101-102=1,怎样在挪动一个数字的情况下,让等式成立?答案是把2作为10的上标,即102。实际上,但从脑筋急转弯来说,做不出这道题并不能证明水平不行,这道题只是用来说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式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地解决好问题,除了乐观、积极,还得要动脑,有积极的行动,不能傻乐呵。

在选美小姐遍地生花、高富帅、白富美夺人眼球,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年代,《奋斗》与《士兵突击》的火爆不是偶然,X丝的逆袭又有什么不可能?可以转换为生产力的,除了资本、土地、权力,还有知识、科技与思想。作文

  【篇七:《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常感到绝望,不妨看看熊培云的书。这并不是说,熊培云的书是精神X片,更不是说,他的书是骗人钱财的所谓“心灵鸡汤”,他不会递给你一粒催眠药片,告诉你吃下去继续睡,你就不会痛苦。相反,他只是告诉你:看吧,那个铁屋子不是已经千疮百孔了吗?虽然它现在还很坚固,但是它毕竟在一点点消解,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我们总会有逃脱牢笼的一天。熊培云的书总是让人认清现实之余,却不至于太痛苦,反而让人看到希望。他说,如果我们放开视界,就会欣喜地发现,这个铁板一块的社会,其实已经在进步了。

100年前,中国还有凌迟,50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40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30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20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15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10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5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累积之功,每个人尽一份力——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尽一份力,我们的社会就会向善发展,“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

相较十六世纪法国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拉波哀西抨击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个正经受着新旧交替的国家,不自由的状态并非人们自愿,而在于适应与沿袭,得过且过。至于如何走出这种日常的甚至为许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状态,既有赖于个人的勇气,也关系到个人对时代与自由的理解,以及时代本身的演变。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1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用来做本书的标题再合适不过。一直以来,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动社会多元化建设,倡导左右携手,共为民生谋福祉,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些主张,正融入集体意识,正成为当下最亮色、最理性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无自由则无边界,则必然失去责任与担当,最终不是与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当一代代人接续这份无奈时,民族的命运就永远无法被改变,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遥遥无期。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一书后记的题目,熊培云在后记中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上走,没有谁能改变这个大趋势。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一切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信心之来源。”

自由在高处,这是一个仰望的方向,也是一个需要通过我们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们,总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向着高处攀登。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样的理想努力。

  【篇八: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邂逅这本书,缘于“书韵流香”读书漂流活动。在众多书中,一眼就看中了它,完全是由于它的名字——自由在高处。“自由”,一个暧昧不清,意涵微妙的词。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干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当周边弥漫着悲观失望情绪的时候,熊培云更多的是反观自己的内心:我到底是不是在积极地做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你多一份悲观,这个社会就多一份悲观。

初中二年级时和一位同学在班里演舞台剧:诞生于同一个鸟巢的两只麻雀因为成长环境不同:一只被猎人抓去养在笼子里,一只留在树林里,若干年后再重逢,笼中的鸟儿瘦小脆弱,以森林为家的鸟儿却羽翼丰满。老师告诉我们以自由换取安逸的鸟儿再也不属于蓝天。

联想起很长一段时间被禁足的童年,一种被施咒的恐慌油然而生。几乎毫无叛逆念头的我顺从地接受父母的过度保护,年幼时被剥夺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空间的自由,犹如鸟儿困于笼中,过去这么多年,追究对我造成的心灵伤害已于事无补。只是此刻,站在另一个空间的我,突然发觉,我仍旧没有从牢笼中逃脱,仿佛跳进了一个新的牢笼。

过去的这些年,从肉体到心灵无不处于一系列被灌输中。填鸭式的义务教育,瞄准饭碗的应试教育,一直都在僵硬的教材,呆板的制度的束缚中。眼睁睁看着口惠而实不至的政策一次次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但我们无能为力,因为这就是现在的体制,我们是体制内的人,无法不被体制化,渐渐地产生无力感,于是学会了妥协,患上群体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最可悲的是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言行,我们的思想无一不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们告诉学生,这个该做,那个不该做。这个该说,那个不该说。孩子们在如此多大大小小或明或暗的“不许”的命令下,孩子们大胆的念头先被自己掐死了,与众不同的想法先被自己扼杀了。学会了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懂得了撞了南墙要及时回头。

读完书后,我终有所顿悟:自由对于我们来说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我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自由。我们可以怪政治不够民主、法制不够健全、文化不够活跃,我们可以怪我们生活的社会处处都限制着自己,我们得不到该有的政治权力,我们得不到应得的社会保障,而食品的安全问题更是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处都陷入了危机。我们的社会充满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怪这些的时候,是否也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呢?我们的社会不自由,但是我们自己却是自由的,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人的自由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灵的禁锢也只有自己才能施行。自由可望,也可及。不论处于哪一时间空间,拥有心灵的自由,能自由思考,就能品尝美味的面包,能欣赏娇艳的玫瑰。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我很喜欢奥利弗这个英国人。他在战时仍然不忘生活的情调,在二战时候,仍然出去会见朋友,一起娱乐,仍然让冰玉的房间里鲜花常在,带冰玉去看戏剧,买回栗子妄图博得美人一笑,他向我们彰显的不是对于战争的不上心,也许有一些不屑,但更多的是,用生活的情调来抵消战争的阴郁,向我们叙述着生活大于战争的大义凌然的勇气。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自己自由,进行自救、自我塑造,就决定着你多大程度上把自己铸造成器。

争自己的自由吧,行使自己所拥有的选择的权利吧。生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我们尚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激发内心的个人意识,争取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承担自由带来的责任,总有一天,每个人的更自由更健全会塑成更自由更健全的社会。

我悲观于现在,我乐观于未来。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