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9篇

本文已影响 3.16W人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9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本活动围绕去公园郊游的形式展开, 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难点: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2、理解10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

2、数量为78910的动物卡片若干,大色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进场)

2)游戏:找座位,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座位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呢?(9只刺猬找9号座位,这就是对号入座)请你看看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应该找几号座位?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评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兴趣,活动中对号入座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复习9以内数物的匹配。

2、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0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公园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树)有几棵? 河里有几只鸭子?有几棵桃树?飞来了几只蝴蝶?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谁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样多的小动物请上来。

2)认识数字10并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师:看天上飞来了几只燕子?(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0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 )

*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0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掷色子,通过数数、认认、巩固10以内的数量。

游戏玩法:先由教师掷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图,如果掷到的是图片,请每个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如果的是数字,请您找到相应的图片.(幼儿游戏3-4次)

评析:通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公园美景,先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在新授认识数字10时,教师运用合起来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10的由来。活动中还运用掷色子的游戏通过观察、数数、比较找出相应的卡片帮助孩子感知10以内的数。

3、个别操作活动:变成一样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目标:

1、学习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

2、物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画有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 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

二、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1、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所以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图形娃娃,每一组都有,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它们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好朋友,等会儿你们轻轻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组去,想想要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 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操作,不能争抢。

②帮图形找到好朋友后,要说出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用了几种办法。

3、 幼儿探索、操作,老师巡视,启发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几种办法?

三、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伴。

四、教师小结:可以找形状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也可以找颜色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还可以找出大小一样的娃娃做为好朋友。

五、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 以谈话引入:我们也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2、 介绍玩法及规则:

①玩法: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散站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样图形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都找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②规则:要找到形状或颜色或大小一样的做朋友。

3、 幼儿游戏三次,教师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大小来找好朋友。

4、 小结游戏情况。

六、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重点与难点:

用语言进行多维的命名。

活动准备: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师分盘子)请你们用小眼睛看,谁的小眼睛亮?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1、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2、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3、增加难度:看看这个转盘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举在手里

4、比赛:四个人一个队,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反复尝试4-5遍。

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评析:活动过程中,教师思路清晰,很有条理,这对于一位新教师是难能可贵的。第一个游戏建议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应给幼儿再多几份,让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迹,同时便于幼儿比较后找出新的分类方法,也便于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归纳几种不同的方法。第二个游戏“快乐大转盘”,在幼儿对图形一个特征有明显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取出另一图形来比较,并提问“取这个行不行”?帮助幼儿发现图形的二维特征,这个手段用得好,通过自己思维获得发现比直接引导孩子观察第二种特征更易于被幼儿接受。不过,建议第二个转盘设计中作改进,因为出现了“大小”这一第三维特征,所以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将有大小区别的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便于幼儿观察、比较、获得发现。此外,活动中,可在材料及提问方面多注重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电脑屏幕,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

2、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在连接提问水果种类后转入数的教学活动)

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一盆有几只柿子?五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水果,他想把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让大家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有几只小兔?

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

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儿分错时,提问:小兔都不要柿子或苹果,把水果还给小猴了,为什么?幼儿分对了,动画中每只小兔分到一只梨,非常高兴,一起跳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

有几只小猫?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猫?

3、小猴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

有几只小狗?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狗?

四、分组练习:

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找最多的图形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图形,看看哪一种图形最多,给最多的一种图形印上相应的'数字。

第四组:找一样多的圆点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圆点,其中两排圆点是一样多的,把一样多的圆点找出来,然后印上数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熊的储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分类知识融人到绘本故事中。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但概括分类的水平还很低,因此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计主要以绘本情节为主线,以感知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征,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并感受分类的'重要性。发展数学思辨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尝试概括食物的外部特征,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教具:绘本故事PPT、日常物品分类PPT、颜色标记、大小标记。

学具: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人

1.师:天气渐渐凉了,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只大熊肯尼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储藏室里过冬。

2.请幼儿猜猜大熊会在储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

二、播放画面一至四: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

1.师提问:大熊都准备了哪些食物?(引导幼儿说一说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大熊准备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准备把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储藏室里,可是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

2.师提问:要怎么整理呢!谁来帮大熊出出主意?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

我们来看看大熊是怎么做的。大熊说:让我来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放吧!

三、播放故事画面五、六,概括颜色特征,认识颜色标记

1.师提问:大熊他怎么分的呢?是按什么分类的?(颜色)大熊把食物按颜色分成了几种?(黄、红、绿三种、

2.认识颜色标记:大熊按食物的颜色来分,可以用颜色标记来表示。如:香蕉、梨子、小鱼干黄黄的。就用黄色标记来表示。

3.游戏“找错误”:大熊按颜色分,好像有一个错了,谁来把错误找出来?大熊按照颜色分类。可是这个方法好像不太合适。储藏室放不下。

四、播放故事画面七、八:概括大小特征、认识大小标记

1.师提问:这回大熊又是按什么分类的?(大小)

2.认识大小标记:大熊按食物的大小来分,可以用大小标记来表示。

3.游戏“找错误”:这回大熊分对了吗?请你把错误的找出来!大熊按大小分类,可是储藏室的空间好像还是不够!

五、操作活动:帮大熊按颜色、大小特征给食物分类

师:大熊按颜色分,按大小分,都遇到了困难,那我们来帮帮大熊吧!

1.交代要求:桌子上有许多大熊带来的食物,请你把大熊的食物既按颜色又按大小来分一分。

3.示范操作(集体与个别),根据操作纸上的标记进行分类。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看清标记进行分类。

5.讲评: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六、继续阅读故事,了解二次分类的方法

师:小朋友真能干,根据食物的颜色、大小两个特征帮大熊把食物进行分类,可是故事里的小猴子还有另一种方法来帮大熊分食物呢,你们想知道吗’

1.阅读故事后提问:小猴子用了什么方法?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呢?

2.小结:小猴子第一次是按食物的种类,第二次是按食物的大小来分的,这是一种二次分类法,我们以后会学到的。

七、观看日常物品分类PPT,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

1.观看PPT,师:运用分类的方法,使大熊的储藏室看起来整整齐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2.师总结:原来分类有这么大的用处,让我们回到教室把图书、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好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2.货架(图片)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数字卡片

3.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件、只……)

二、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布置商店(巩固)

1.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2、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主题图两幅,操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2、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

1 、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题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再添上一匹,"现在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别。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2 、 出示主题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 表示。)教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现在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3 、 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讲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幼儿操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

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评议活动:幼儿讲讲自己操作中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池塘里举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加吧!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愿意吗?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

(活动实录: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从鱼头开始量……)

(评析: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3、幼儿操作

(活动实录: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评析: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谁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看他量的对么?有没有从头开始量?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游戏。请幼儿两两结对,互相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