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下《桥》教学反思

本文已影响 1.52W人 

  《桥》教学反思1:

《桥》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语言简练生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应该说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所以题目“桥”有着深刻的含义。也是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桥》是本组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它不同于《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人》是通过典型事例来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而《桥》则是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来体会思想感情的,领悟表达方法的。

五年级下《桥》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以老汉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他像一座山。”“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像一座山”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再来讨论老汉可能会喊些什么,学生也都能说了。对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汉的一揪一推,更是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在学习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村子里的人们,这时他们想对老汉说什么呢?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是对交际能力的一种培养。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以读促说,读说写结合,学生才会感到易于动笔,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乐于表达。

  《桥》教学反思2:

《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最近我引导学生学完了这篇课文,对于这节课教学,我反思如下:

一、 在阅读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汉的优秀品质

在学习课文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思考:老汉的哪些做法令你敬偑,从他的做法中体现出他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在这个环节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读书,自读自悟。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对于学生体会不到的地方,我再给予点拨。由于学生用心读书,所以较好的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老汉的优秀品质,在这个环节也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写法。

在理解完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书,感受一下,文章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表达特点在文中交流。文中的短句,比喻句、拟人句的运用,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学生体会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学练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 在阅读中丰富积累,摘录词句。

文中有很多好词好句,让学生浏览全文,找出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交流,然后把这些内容摘录下来,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认知。

虽然这篇文章简短,但在内容上,在表达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很好地发挥了教材的凭借作用,训练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桥》教学反思3: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沉浸在文章情景当中可不太容易。因此,我从“桥”入手,先让学生认识桥是一座怎样的桥?让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理解这不仅是一座窄木桥,更是一座逃生桥、救命桥;而在洪水的冲击和村民的踩踏之下这又是一座临危的桥。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座窄木桥为什么是逃生桥、临危桥?然后深入去体会洪水的肆虐和村民的惊慌。为体会老汉的形像埋下伏笔。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像一座山”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对老汉充满敬佩之时,抛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此外,《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又是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而老汉却稳如一座山。慌而不乱的老汉,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是干部,心中只有群众,这是人性第一美。当他发出了“是党员的留下”的时候,他想到了他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人性第二美。当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儿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儿子留在最后,在这一时刻,老汉的人性美达到了高潮,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我没有空泛地讲解,而是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针对不同的朗读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学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汉内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并设计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

三处内容是课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升华。学生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这种充满着党性与亲情的人性美。这种对党的热爱,对老汉这位父亲的热爱油然而生。

文章是以老汉的妻子来祭奠丈夫和儿子中结尾。我让学生在凄婉的《再见警察》的曲中读结尾。然后让学生思考: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学生此时完全进入到了文章中去,能亲自己领悟到老汉也是一个有亲情的人。但是在生与死的关头,他为了群众,舍弃了亲情。这样的人,表面看没有亲情,其实,是最有情的人,他视群众在亲人,这种亲情才是最伟大的,最高尚的。并在结尾给学生树立一些优秀党员形象,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书这样的党员在人民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这一个而有很多很多,这样党员的形象就鲜明的树立起来了。不过教学这篇课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我未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如果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学生体会的会更深入。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