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级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学反思

本文已影响 1.53W人 

 《蚊子和狮子》教学反思1

《蚊子和狮子》教学反思

在《蚊子和狮子》的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之一。这节课中,我有目的地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寓于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课上,我安排学生读课文并准备复述,提示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复述。当发现学生都从课文中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复述时,我进一步提出复述的要求:假如你是蚊子,请用第一人称的说法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并在不违反课文原意的情况下,可以在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方面作些扩展。接着学生大胆想象地作了复述。他们把动物的心理、语言、动作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通过复述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很活跃,对这则寓言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从而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接着设疑: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领导,现在你要选择一个领导干部,供你选择的人只有三个,这就是寓言中的蚊子、狮子和蜘蛛,那你选择谁?为什么呢?通过这个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三个角色进行对比,辩证地看待他们,保留学生各自独特的见解与主张,也可从中达到理解课文寓意的目的。

其次,鼓励学生求异思想的萌发。课堂学习中,允许学生存在理解的差异。一个问题可能有几个正确答案,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就不能一个问题只肯定一个正确答案。上面所提问题,有的学生会选择蚊子,认为蚊子善于动脑筋,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有的则选狮子,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体力过人,本领出众;而有的则选蜘蛛,理由是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的工作,还有的选蜘蛛是因为蜘蛛善于总结别人的缺点,来攻击他,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对文中的三个角色都已进行了比较全面、正确的分析、基本上理解了三个角色和这则寓言的寓意,已经达到学习本文的目的。对两则寓言寓意的理解也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他们独特的理解与体验,不妄加否定。

另外,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加强对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后的作业是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要求在符合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展开想象,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每个学生可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结局。通过对续写的交流,发现学生的思维真是绚丽多姿,短短的二百多字的小故事竟让他们编成了五六百字的想象作文,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于他们之手。

 《蚊子和狮子》教学反思2

《蚊子和狮子》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有的师生认为它的寓意是“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了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我认为,严格意义上讲,这不能称之为寓意。因为这句话只点明了这则寓言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整部《伊索寓言》有两种格式:(1)先讲故事,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如此。(2)先讲故事,结尾把寓意点明。如《农夫和蛇》的结尾是:“这故事说明,邪恶的人们是不会变的,即使人们对他十分仁善。”从文本本身来看,《蚊子和狮子》的寓意表达属于第一种格式,作者并没有点明寓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此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下面是讨论实录:

生1:我认为寓意是“智者胜,骄者败。“因为蚊子开始是抓住了狮子的薄弱环节,显得他很聪明,可接下来却骄傲了,“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一不小心被蛛网粘住了,成了蜘蛛的阶下囚,蚊子又因骄傲而落败。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观点鲜明,剖析有理有据。看来同学们应该有更多的不同理解吧?

生2:蛮干不如巧干。蚊子直接同狮子交锋肯定是斗不赢的,于是就先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让狮子自己八连抓破,一下子就打败了这个庞然大物。

生3:我认为狮子遇事要冷静。蚊子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时,狮子不能一味的生气发火,应该冷静思考对策。可采用吹气、甩头、与树叶接触等办法赶走蚊子,这样就不会败给小小的蚊子。

师:精彩!有创新!

生4:蚊子并不是被蜘蛛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使自己“自投罗网”。

生5:做完任何一件事后一定要及时总结,胜利了要总结经验,可继续发扬光大;失败了要总结教训,以免今后在犯。

师:看来同学们的思考很有深度,能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侧重点去挖掘寓言的寓意。下面就请同学们用“ 胜, 败”或“ 胜(败)”的句式说话,既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

从上面的分析,我得到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 创新式的解读不能离开文本。

无论如何创新都是在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否则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架空的分析是可怕的。我们在教学中所安排的一些活动如:表演、竞赛、辩论等,应该在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为进一步理解文本服务。而不能使教学成为过客,白白浪费了文本中丰富的营养。

二、教师的点拨很重要。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或障碍,要解决这些,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教师的点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可及时小结,可适时提示,可巧妙激励……点拨的价值在于使教学呈现一种有序的状态,同时还可以使教与学达到一定深度,能充分挖掘文本的许多内涵。

三、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如何求“活”?我认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更新的思维空间,其想象、联想的余地就更大,更易发挥出各自的个性特征,还可供其他的学生参照。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寓言寓意的探究,不是用一种方式,且不仅只让学生从一个角度去探究,还有变化的要求,因此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深度。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