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级教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精选5篇)

本文已影响 1.27W人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识别公共标志》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设计”领域的美术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通过标志的欣赏,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设计意识以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本科教材从生活出发,内容涉及从识别标志的涵义到研究、学习标志的用途、特点及设计标志的极思、取材等方面。

教材中,提供了用剪对称形和圆形组合造型的方法创造、设计标志,力求使学生作品更规范、更美观。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一些标志,但有些学生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鉴赏、动手、创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我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法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作要求上,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三、学习目标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极思、设计要领。

2、会用对称形或用圆点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

3、通过对标志的识别、欣赏、研究,启发学生设计、创作生活中、校园中需要的标志,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达力及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

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四、设计思路

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流程及策略设计如下: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情境创设——观察探究——启发点拨——交流合作——归纳拓展五步教学法。

情景创设:

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各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问题:这是什么标志?有什么涵义?你在哪里见到过。

观察探究:

通过学生对已有标志的观察总结出标志的分类、标志的特点。

启发点拨:

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标志的作用。

2、欣赏标志,研究它们的设计极思,以及造型方法。

交流合作:

1、我们的校园中需要哪些标志?

2、为自己的校园设计一个或几个标志。

归纳拓展:

欣赏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标志作品。

我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教法:

A、观察演示法:通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了解丰富的微观世界。

B、讨论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采用感受及讨论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C、试验法:鼓励尝试多种的表现手法表现这一环节,为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想像力创造条件。

学法:

a自主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欣赏,观察,讨论,游戏及动手绘画等方法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b激发情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标志的美妙

c团结协作:在绘画练习多展示图片,降底了学生的绘画难度!

本课中,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交流合作——大胆创作,都是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探究、合作而完成最后的作品的。

作业讲评:

(1)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造型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标志的学习和创造你们有何收获?(用展牌展示学生作业)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收集不同的标志。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A、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谁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B、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设计一些生活标志。(书写课题)

2、讲授新课:

根据刚才的游戏总结出标志的类别:公共标志——在公共场所见到的,对所有人都有一定提示作用的标志。

徽标——代表某一行业或单位的标志。商标——用于流通、买卖的商品的标志。出示一些儿童画或水粉画与标志对比,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出标志的特点:简单、醒目、美观、易识别。

出示图片,引导讨论:

标志有什么作用?(警示、引导、提示)欣赏标志,指出它们的造型方法和设计思路。

讨论:

我们的校园中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你准备怎样去设计这些标志?

作业:

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或几个标志。

作业展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是,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标志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时候不叫标志叫图腾,你看这就是原始图腾,已经符合了标志的这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些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标志作品,设计师在设计时是非常注意含义和色彩的。

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我们一节课讲不完,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去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一、类别;公共标志徽标商标

二、特点:简单醒目易识别美观

三、作用:警示引导提示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教学过程 :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 :

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2、(1) 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

(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

(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

(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

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

②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

板书设计 :

1、摆一摆 2、描一描

手形画

4、添一添 3、想一想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材料,通过绘画、拼贴、拼画等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设计活动,体验再造过程。

2、运用视觉、听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

3、尝试大胆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制作表现,并且大胆的展现自己。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旧汗衫的颜色、图案和款式,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再造设计。

难点:

尝试用大胆的手法去创作表现。

教学思路:

情景导入——教学新课——分组合作——汗衫展示——小结——课后延伸。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课前交流,观看上节课的画汗衫课件。

2、 情景导入:欣赏白汗衫的时装表演,(白色的汗衫简单大方,但是不够特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够性格),因而,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课的《画汗衫》上一节汗衫装饰课,引出课题《画汗衫之制作篇》。把不够特别的汗衫,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变的特别有趣,同学们看我装饰我的黑裙子。

3、 设疑:要对旧汗衫进行装饰,你有几种方法?能说说吗?(学生说方法)

4、 方法的展示:先看课件展示的学生所说的几种方法,除了那些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说后)老师再示范几种方法:喷洒法、流淌法、揉纸法、压印法(用树叶、苹果的一半、卡纸)

5、 分小组进行制作:

A、 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所带衣服的色彩、图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

B、 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能否以合作的方式,对旧汗衫进行创作,再这过程中,是否有认真的制作态度。

6、 制作过程,老师参与其中指导 。

7、 小结

A、汗衫展示(莎啦啦音乐、时装表演),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解说你们组的汗衫设计;(每出一个同学就介绍一个,独自设计的的就自己解说你为什么要那样设计,那样美吗?特别吗?同学们认为美的话旧鼓掌吧。)

B、你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

课后延伸:

每一片空白,都是我们展现自己的舞台,等同学们的能力再提高些的时候,还可以用刺绣、丙稀颜料画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花布装饰(展示衣物),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4

第一课明与暗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

2.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具准备: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射灯、静物桌、衬布、范画两幅

第1课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素描范画,说说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①把一张白纸放在灯光下观察,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

②把纸卷一下,观察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

③把纸折一下,放到灯光下,有什么变化?

总结: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④把纸揉皱了,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2.通过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是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1.把石膏球体摆在桌上,观察光线照射时,我们有什么发现?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

2.出示石膏几何体观察,找找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画出优秀的作品。

第2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

2.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射灯、静物桌、衬布。

教学过程:

一、演示绘画

同学们,怎么作素描画呢?

师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并讲解画法。

1.整体观察分析。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标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铺大色调。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近实远虚。)

4.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二、学生实践

1.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明暗素描,师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三、欣赏讲评

1.展示作品,学生欣赏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总结

通过同学们动手作画,谈谈你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表现了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5

1、 形色协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学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 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

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第2课时

一、导入:根据上节课同学们提炼出的造型元素,同学们知道了实景与画的相似之处,这节课我们进行创作。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二、欣赏提升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2、教师巡行指导。

四、拓展评价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2、俯仰之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2、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表现手段。

3、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教学重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学准备: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3月12日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黑糜峰山吗?谁来说一说黑糜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出示一组相片,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 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一)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

a. 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b. 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二)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三)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

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

教师板书。

a.构图

b.景物的摆放。

c.细节的刻画。

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

了绘画的步骤,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再说一下绘画步骤呢?

a.构图 b.景物的摆放。 c.细节的刻画。

二、欣赏线描风景作品,同时思考如何创作。

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 遥远的地平线。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