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六月,我们看海去》能力训练(有答案)

本文已影响 7.65K人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月,我们看海去》能力训练,欢迎同学们的练习,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学好语,提高语文水平。

《六月,我们看海去》能力训练(有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叮咛() 迂回() 眺望()

撩起() 喧响() 狂妄自信()

噼噼啪啪()() 絮絮叨叨()()

2.解释下列词语。

(1)絮絮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狂妄自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六月,我们看海去

潘洗尘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

大海呀大海离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

可我们今天已不再属于儿童属于单纯属于幻想

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

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

有时对着脏衣服我们也嘻嘻哈哈发泄淡淡的忧伤

常常我们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

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

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

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

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

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甚至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

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1983年

1.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青春的活力,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说明。

2.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简要分析这两种节奏。

3.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诗意浓郁而悠远,请举例具体分析。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

饮九月九的酒

潘洗尘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挥也挥不去 载也载不动

我看见儿时的土炕 和半个世纪的谣曲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

摇也摇不动的遥篮,摇我睡去

摇我醒来

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

母亲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群不归的候鸟

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

我看见遍野的金黄 和半个世纪的老茧

都凝在父亲的手上

三十年了总是在长子的生日

饮一杯朴素的期待

九月初九的酒,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

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

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

饮九月初九的酒

饮一缕绵绵的乡愁

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圆也中秋缺也中秋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母亲“眉头深锁”既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选择“九月初九”这个特定时间来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为什么说“圆也中秋缺也中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我还想打开书橱,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我要去约会,

我向她举起这本书,

作为我向蓝天发出的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愿你的光芒

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5.你认为“我”寻找的仅仅是“钥匙”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诗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为什么以这种独白沉吟的方式倾诉?试说明原因。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níng yū tiàoliāo xuān wàng

pī pā xù dāo

2.(1)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哆嗦。

(2)迂回:回旋,环绕。

(3)狂妄自信:极端自高自大。

 二、课内阅读

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伴着鲜明的节奏,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

一种节奏是诗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起来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另一种节奏主要由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将“看海去”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在一起,等等,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旨。青年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诗的语言中感受到。

 三、拓展阅读

(一)

1.这首诗抒发了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2.母亲为生我而喜,为我的成长尤其是长期漂泊在外而优。

3.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游子思亲是我国诗歌的传统。

4.月圆中秋是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是思乡思亲的时候。九月初九是月缺时,诗人也像中秋时一样,思念家乡和亲人。意思是无论什么时候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时刻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二)

5.不仅仅是寻找获得解放的钥匙,而是经历了被封闭、被束缚的年代之后,对“一切丢失”的意义、价值和精神进行深刻的反思和不懈的追求。

6.“我”是一个曾经疯狂而迷失了自我的“红卫兵”,也是一个寻找灵魂归宿、生存意义和一切美好情感的青年。

7.(1)诗人是以一个单纯的大孩子的姿态进入诗歌的,整首诗歌的背景被处理得简单而且日常化,“大街”“荒野”“画片”“三叶草”等意象有一种透明的朴素的品质。

(2)这种“大孩子”式的倾诉,极富生活化,很容易引起共鸣,读来更深情,更亲切自然。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