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文言文《六国论》教学实录(复习课)

本文已影响 1.67W人 

  一、师生见面、致意。

文言文《六国论》教学实录(复习课)

  二、交往互动过程。

师:今天本来准备教授新课《六国论》,可是大家已学过了,我们就临时改变一下,把这堂课作为复习课行吗?

生:行。

师:复习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熟悉一下课文内容,怎么熟悉呢?

生:朗读。

师:这篇文章语言精练,篇幅短小,难道我们背不下来吗?

生:能背下来。

师:那好,请大家做好背诵准备。

学生齐声背诵一遍,效果较好。

师:非常好,它带给我们大家什么样的思考呢?大家彼此之间可以交换意见。

教师指名回答。

生:迎难而上。

生:凭实力抵御外侮。

生:不能恃强凌弱。

师:能不能结合《六国论》中相关论述来具体说明一下?

生:秦朝势力强大,统一有望,六国灭亡“弊在赂秦”。

师:秦朝与秦国应该辨析清晰。

学生思考。

师:能否联系贾谊《过秦论》中的秦亡原因来说明?

生:《过秦论》中秦亡原因是“仁义不施”。

师:大家能够把学过的文章融合起来进行思考很好。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否“弊在赂秦”?这和我们现在的看法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

师:可以交换意见。

生:各国不能团结起来,反而各自讨好强秦。

生:联系宋向西夏纳币,终不能保全自己,说明各国赂秦乃大弊。

生:赂秦有片面性,根本上应强大自己的势力来侵略别的国家。

生:六国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灭亡的原因。

师:六国间是否存在真正的朋友抑或敌人?

生:出尔反尔,连横不行便来合纵,具有两面性。

师:为何如此?究竟什么原因?

生:只看到眼前利益,朝三暮四。

生:不思上进,不扩展自己的势力,没有统一全国的大志。

另有两生分别作为补充。

师:秦得到这个结果,原因全在六国吗?

生:最终的原因就是弊在赂秦。

师:本来相差无多,而秦却最终统一,是什么原因?

生: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势力剧增。

教师让学生背诵文中关键一段。

师:国力的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更因为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师:苏洵是不是个爱国者?

生:他是个不爱国的中国人。

生:是个爱国者,他写《六国论》目的是让统治者借鉴历史,励精图治。

师:这么说来,苏洵写《六国论》有其写作目的,可他有没有直接表达?

生:没有。

师:这恰恰反映了古人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借古讽今,表现了我们的民族特色,那么他为什么不直说?

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所以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有多少忠志之士犯颜直谏而血洒菜市口。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是个爱国者。

师:苏洵提出的办法可行不可行?

生:把优秀人才重用,是其可行性

师:还有不可行性吗?

生:有猛将,有奇才,可以打败别的国家,但如果不革除内政弊端的话,最终会被本国的人民推翻。

师:苏洵仅仅解决了一项任务,能够意识到社会潜在的危机,他为何不直接犯颜直谏?痛下决心,坚决革除弊政呢?

生:他这样未必就能达到目的,弄不好会搭上一条命的。

生:遇上明君可以,遇上昏君有可能做无谓的牺牲。

师:非常正确。他重目的,犯颜直谏未必就能达到目的',这恰恰体现了我国古代散文作家的智慧。

  教师总结,分两步进行。

一、苏洵代表进步的知识分子,选择明智,要求学生回忆表现其爱国情怀的诗作。

二、这种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其力量。

“可贵的是,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完全灌输性的,“独白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现象,目前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又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问答仪式”。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学生被指名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时侯还连续的补充追问。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而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种问答式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虽然佯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并以次锁定学生的思考。”以上内容摘自《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3期《让学生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文。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两个途径进入:一、让学生与教学材料--课文直接对话。二、有效的组织班级集体性的思维。将此论与上面教学实录加以对照,给了我更深的启示。

李继东老师《六国论》复习课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概括如下:以诵读为教学的起始,将学生引入课文--由诵读引起评读,在评读中引导学生品析课文--设计问题,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或作者情感的理解--再将这种深化了的理解通过教师总结表达出来。从课堂教学的表现来看,援引前文所论,似乎可以打入另册。然而我不敢苟同,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教师导引有法,学生思维开阔,里开外合,深入浅出,有水流千遭归大海的纵横捭阖的气势。我觉得这也是很有魅力的课堂。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