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刺客列传》教案

本文已影响 3.55W人 

 教学目标:

苏教版选修《刺客列传》教案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刺客列传》同我们先前所学习的《滑稽列传》一样,是一片合传。他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五位著名刺客事迹。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则是其中的一部分——“荆轲刺秦王”。作为一个传承千载的故事,“荆轲刺秦”缘何受人追捧?刺客荆轲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何要刺杀秦王?让我们从今天的课文中取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2、通读课文,梳理文脉

全文共18小节,可分为六大块:

第一部分(1-5)简介荆轲,写了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及结交

第二部分(6-8)太子丹交恶秦王。分别写了太子丹与秦王矛盾的背景;鞠武对太子丹的劝谏和引荐田光;以及田光引荐荆轲并自刎。

第三部分(9-13)写刺秦前的准备。分别写了太子丹求助荆轲;太子丹催促荆轲动身;荆轲求取信物;易水送别。

第四部分(14)廷刺秦王

第五部分(15-17)秦王灭燕,高渐离刺秦。分别写了刺秦不成,祸及自身,秦王灭燕;高渐离刺秦失败;鲁勾践感言

第六部分(18)太史公论赞

读书击剑——盖聂论剑——句践怒斥——结交渐离——太子求计——接受於期——引见田光——引见荆轲——田光自杀——太子委命——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荆轲被斩——秦国灭赵——渐离被杀

  三、精读赏析

1、荆轲其人

⑴作为世界著名刺客、刺秦的主角,荆轲是怎样一个人?从文中找出句子,并简要概括。

明确:深沉好书,追求上进。(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⑵好书好理解,文中有直接的文字表现(荆轲好读书击剑),那么他的深沉又是如何变现的呢?

明确:这里讲了两件事情。一是和盖聂谈论剑术,当有说的不对的时候,盖聂就用眼睛瞪他(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荆轲出门之后直接就离开。其二是与鲁勾践博戏,鲁勾践呵斥他,荆轲默无声息的逃走。这两件事情,很多人看了都觉得荆轲胆小如鼠,怯懦,但司马迁写这两个事情本意并非如此,他是想借此表现荆轲的忍让大度,不为小事所激的品质。如果真是胆怯,也就没有后面荆轲孤身刺秦的事情了。这里是其性格中深沉的一面。

⑶那么荆轲的追求上进又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①曾经用剑术去游说卫元君,但未被采纳。可以算是报国无门吧。

②荆轲到了燕国之后,流连于酒肆,整天和好友高渐离以及屠夫市场中狂歌醉饮,而后相拥而泣。看似癫狂,实则是借此排遣不为人知的伤感。

③所结交的都是当地的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以此衬托其追求上进的品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此人有抱负、有能力、能隐忍,不同于一般的勇士,游侠。用田光的话说,“此非庸人也”。

2、缘何刺秦

⑴作为一个游侠,本该潇潇洒洒、笑傲江湖,但为何荆轲却甘为刺客,助燕刺秦,卷入燕秦的政治纷争中去的呢?

明确:①太子丹固请 ②田光激励 ③为报知遇之恩

⑵那么,太子丹为何如此坚决的想刺杀秦王呢?

明确:

①为报欺凌之辱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政治的需要,经常结成战略同盟。为了是同盟关系更加稳固,各诸侯国君经常会将自己的子女作派遣到盟国,作为人质,以坚定同盟国的信心。太子丹就是一名资深的人质。他先在赵国做人质,在哪里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与后来成为秦国国君的嬴政成为好友。然而,戏剧的是,嬴政后来做了国君,而太子丹则继续他未尽的人质事业,到秦国继续做人质。可年少时的好友在做了国君之后对他并不友好,所以太子丹心生怨恨,偷逃回国想找打手报凌辱之仇。

②欲解国家危难

此时的秦国,兵锋所指,战无不胜,燕国危在旦夕。(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再加上太子丹收留了秦国叛臣樊於期,更是惹祸上身,招致秦国的愤怒。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太子丹欲效曹沫故事,劫持秦王,让秦王悉反诸侯失地(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如果不行,就刺杀秦王,让秦国君臣相互猜忌,从而引发秦国内乱,乘机联合诸侯,大败秦国。(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

总的来说,太子丹之所以想刺秦一为报私仇,二为解国难。

前面我们讲了,荆轲之所以答应助燕刺秦,除了太子丹的固请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友人的激励,一是为报知遇之恩

①田光激励

田光同意太子丹刺秦的想法,但是因为自己年老体弱不能亲行,于是将好友荆轲举荐给太子丹,希望好友能代自己完成刺杀任务。田光热爱燕国,了解荆坷。他心里清楚,他的死一定能促使荆轲出山,为燕国的安危赴汤蹈火。事实证明,田光没有白死,荆轲也未让田光失望。

当然,田光之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见疑”。一个人(尤其是长者)的行为不应该使人产生怀疑,如果被人怀疑,那就算不上“节侠”了。为了让太子相信自己不会泄露消息,田光以自己的死维护了对“信誉”、“节气”和“操守”的坚守。

②为报知遇之恩

在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之后,太子丹对他是尊崇备至。(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不仅封官,给他安排五星级的宾馆,并且每天都来拜访,给他吃贵重的美食,献上奇珍异宝,美女名车,来满足荆轲。太子丹的谦恭、体贴,让荆轲感动,最终下定决心,助燕刺秦。

3、刺秦准备

⑴那么,为了成功刺杀秦王,荆轲做了哪些准备呢?

明确: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准备副手—易水决别

谋取信物

⑴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面对迟迟不出发的荆轲,太子丹再也坐不住了,跑来询问原因。荆轲回答说缺少取信秦王的信物,要求用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来取悦秦王,制造亲近和刺杀的机会。但地图好得,人头难求,荆轲又是如何说服樊於期舍命报恩的呢?

明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捥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⑵这两段的文字,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微太子言,臣愿谒之。”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在太子丹心急如焚之时提出计划,有城府,勇而多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智谋非凡、虑事周全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胆大心细、自知知人。

⑵信物问题解决了,太子丹也给荆轲准备好了行装。(配备好了杀人利器: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配备好了杀人帮手: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然而,荆轲为何还迟迟不上路呢?

明确:等待朋友。因为荆轲知道,这样冒冒失失的出发,很难完成任务。

⑶太子丹的一再催促说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对表现荆轲有何作用?

明确:写太子“迟之”“疑其”“复请”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军压境时的惊恐焦虑,同时也说明他的浮躁多疑,谋事不周,以此来衬托荆轲的镇静坚定。面对太子的一再催促,荆轲“怒”而“叱”,表现出其性格的刚烈。愤然仓促辞别,为刺秦失败埋下伏笔。

⑶荆轲终于上路了,燕国君臣易水送别。作为荆轲刺秦的两个重要情节之一,易水送别有何作用。

明确:

首先,突出局势的严重、使命的庄严和行事的秘密,又突出环境的萧杀和参与者悲慨的心境。

其次,作者着意渲染“皆白衣冠以送之”,给整个场面笼罩上一层悲哀氛围。接着写“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从乐调上加以渲染,使悲哀的色彩更加浓重。

再次,作者在这里绝不单纯写悲而更在写壮,写悲中之壮。此行之险恶、之凶多吉少,荆轲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并没有犹豫和畏惧,为了铲除暴虐,他视死如归,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就抒发了他义无反顾的慷慨情怀,使场面由悲向壮推进,乐调由衷婉感伤的变徵之声变作慷慨激昂的羽声,和由此所激起的送行者的反应“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更把悲壮的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路,义无反顾地走了。至此,悲壮的气氛达到了顶点。这里,场面之悲壮,气氛之浓烈,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感叹唏嘘!)

4、廷刺秦王

⑴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明确:

①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例如“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②突出动作描写,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例如:荆轲行刺时的“把袖”“持刃”“揕”,动作连贯,迅速有力,扣人心弦;秦王遇刺时的“惊、起、绝、拔、操”这些动作简略传神的刻画出秦王的震恐和失措,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一击不中,荆轲“逐”,秦王“走”写两人正面交锋,波澜起伏;其后,秦王“负、拔、击、断”使得情节陡转,秦王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层次分明;荆轲受伤,仍“引匕”,“擿”,“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行刺失败但悲壮感人。

③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变现荆轲的镇定自若、胆略非凡“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突出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④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三”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不怡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⑵刺秦失败,秦王大怒,派兵伐燕,燕国灭亡。主事者太子丹被杀,燕王喜被俘。这个结果和前面的那部分内容相照应?

明确:鞠武的话。“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表现出鞠武的深谋远虑。

⑶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5、高渐离刺秦

⑴写高渐离刺秦用意何在?

明确:作为荆轲在燕国的挚友和知己,高渐离在秦灭燕国后,他隐姓埋名,为人做佣工,终因其杰出的音乐才能而被秦始皇发现。秦始皇弄瞎他的双眼,让他为其击筑。失明后的高渐离却利用接近秦始皇的机会,拿装了铅的筑去袭击秦始皇,未中而被诛。高渐离暗杀未遂,吓得秦始皇从此“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家,高渐离不是用匕首,而是用乐器作武器,因此,他的暗杀行为与一般刺客相比也毫不逊色。高渐离的勇敢形象与荆轲的勇敢形象可谓交相辉映。高渐离之死,为《刺客列传》打下一个完美的句号。作者想借此告诉我们只要有这类人存在,只要有这种刺客精神存在,就足以使那些外强中干的专制者感到惧怕、战栗。

⑶对于荆轲的刺秦行为,鲁勾践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对其行刺失败的惋惜。

“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对荆轲的赞美,感慨其人不为小事所激,却能舍身抗暴的义侠精神。

6、太史公论赞

⑴这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纠正不合史实的传言;表明所记属实;对荆轲的侠义之举给予肯定。

总结:把握荆轲形象:

节侠,勇烈之士;坚毅,义无反顾;侠肝义胆,慷慨磊落; 智勇双全;深沉干练,临危不乱;谦虚,自知之明;

  四、艺术特色

1、塑鲜活人物 在司马迁的描述中,刺客是鲜活的个体,对其身份家世的浓墨重彩,更加突出人物悲剧命运背后的反思。

2、悲剧的审美韵味悲剧的结局往往能增强审美主体对对象的崇高感,从而展示悲剧人物崇高的精神内涵。完整意义上的崇高精神,源于古希腊的文艺与哲学,亚里士多德所勾勒的崇高精神首先强调了它的悲剧感,在这种悲剧氛围中,主人公必须是高贵的人物,主人公的受难又必须因为不必要的过失所致。也就是说主人公自身的正义性与庄严感保留得完整,而受难则表现为一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荆轲所承担的风险无疑也是巨大的。临行易水送别的场面悲壮而又激昂,虽生犹作别离。其死的场面更为悲壮,秦王以剑“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掷秦王„„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怒叱秦王而死。

3、巧为剪裁和布局

4、故事性强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